思家
校门口有一家卖熟食的小店,主营各类小吃,手抓饼、土豆花为其特色。因主人热情,善说道,食物味道不错,所以颇受大家的喜爱。据大姐说,是为了照顾两个读初中的孩子,所以不得不回家陪伴,并经营个小买卖,马虎糊弄生活,虽为小本经营,可收入还算马虎。
每逢下班后,回家没人,我便会去她那儿糊弄一顿,所以一来二去便还算得上熟识。今天去的时候,女儿正在屋内洗菜,“妈,辣椒要多少?”“用来炒肉丝,不用太多。”大姐一边忙着手里的生意,一边留神着女儿那边,我坐在一旁和姐闲聊着。不一会儿,女儿挽着衣袖,端着一口平底锅出来道:“妈,今天我来炒菜。”大姐满口答应好好好,便一边为女儿收拾灶台,加炉火。“把锅里的水烧干再倒油。”“小心油溅出来。”“哎哟,幺闺儿,油多了。”妈妈在一旁一边唠叨,一边帮衬着。女儿那生涩的姿势,甚是可爱。我坐在她们身后,竟看得出神。菜倒入油锅发出“滋滋滋”的声音,感觉每一丝空气都在油锅里跳动,这是家的味道。
街上传来孩子们的放鞭炮的声音,尖叫声、欢笑声,和着这灶台前的温情,原来已经过年了!看着这母女俩忙碌着,瞬时眼眶一热,便匆匆离去,那一刻,很想念你,也很想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滋味大抵也是这般了。
回家路上,突然想起中午吃饭时,同事说的一件事。今天学校开散学典礼,典礼结束后,自是回家报喜或报忧,可面对即将到来的年关节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抵大家都是欢喜的。可在她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对祖孙,孩子大概读二年级的样子,穿着一身短小的衣服,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腕都是冻得发红。小男孩左手牵着祖祖的手,右手握着电话,啜泣着说:“今年过年又不回家?家里就我和祖祖,怎么又不回来?”据同事描述,祖祖佝偻着背,已是年逾古稀,看样子身体状况也不大好。“哎,还是挺可怜的!”同事感叹到,虽不是亲眼所见,但仿佛此时此刻我都能想象那孩子伤心难过的样子,那种羡慕的眼神,那种渴望的心情。其实这也就只是冰山之一角,面临这种情况,甚至比这种情况更糟的孩子还不可计数,可我,我们又能怎样呢?唯有一声叹息,以后便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给他们关爱吧!可旁人的爱哪儿比得过血浓于水的血肉亲情呢?
难以想象这将在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心里留下怎样的阴影。我十分庆幸,小时候虽留守在外婆家,但外婆对我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以至于儿时不懂得想念,好似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那种思念。记得小时候母亲硬逼着我给她写信,信里要表达对她的关心,思念,可向来不喜欢表达的我,怎么说得出口,写得出来,所以硬是在那封信里将所谓的思念之情夸张化,便匆匆的寄了出去,直到母亲打电话来,我们娘俩说着说着便泣不成声了的时候,我才好像明白这是思念。一个孩子能将自己的心声吐露是最好,最怕的是不说的,将事情闷在心底,而大人们会觉得,别人家的小孩儿都是这样啊,为啥我家的就不行啦?或者,小孩子懂什么,什么都不懂……以此来安慰自己。可很多事实证明,小孩子真的不懂吗,而是他们的不说罢了,或者此时不在意,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儿时的阴影将留下无穷的隐患,影响终身。
祸福相依,我不知道接下来能做些什么,生而为人,人生不易,易从心来,来则竭力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