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即命运

2017-09-07  本文已影响40人  笔尖上起舞

1

每次许愿的时候,第三个都是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对我来说是个美妙的词汇,一直对此深信不疑,但同时,由于对外部世界的错误认知,致使内在自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囿于认知能力受限,又不懂得主动获取足够的智慧,看不透事物的更深层面,在大多时候,把无法掌控的部分,习惯性归结为命运,现在看来,这是一句托词。

当感知到自我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时,无论外力如何推动,或语言、或行动、或言辞棒喝,都无法撼动其根本,内在的墙壁犹如铜墙铁壁,把自我封闭的没有一丝缝隙,阳光与爱进不来,自我也出不去,硬生生与世界隔绝。除非在底层就开始撬动,动摇其根,撼动其本,而底层逻辑又是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得来,短期内,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如果用正确的认知一遍遍去冲刷时,这样的局面可能会在瞬息之间轰然倒塌。

2

起初,不知道犀利言语带来的杀伤力,口中经常说的是自我贬低的话语,“我不行的”、“我咋这么笨”、“我人际关系不好”、“我情商太低”、“我就是多余的”、“我该怎么办”,这些话语不自觉间,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遇到任何事,它们都会抢先而出,慢慢的就真的变成了自己口中所说的这个样子,当我们知道了口中的言语会重新塑造自我的时候,真是细思极恐的一件要事。

学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对于自我预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当一点点探索到潜意识层面,看清这股力量背后的源泉来自何处,会对内在自我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心理学课的说法是,人是非常自恋的动物,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的这个说法,而为了证明“我说的”这句话是对的,你会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

原来如此。

言语居然有这样的魔力,果真如此,倒不如试着从改变言语做起,看看改变之后,身边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从接触到自我预言这个概念以来,就有意识的挑选口中所说的每句言词,你可以选择沉默寡言,如果要说话,必须要用正面积极向上的词语,慎用消极词汇,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每个人都喜欢靠近那些正能量爆满的个体,那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心生依恋、不忍离去,反之,尖酸刻薄的话语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刺痛对方的同时自身也是伤痕累累,内外皆是伤害,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相貌做出一些判断,而立之后的言语往往能反向塑造一个人的相貌。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而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而潜意识该如何被呈现出来呢?

4

有时候,自我会通过别人的反应照见自己,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在镜子当中,自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一览无遗,心中有什么,就会在别人身上照见什么。

写到这里,想起了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这不是个简单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再生活中呈现。

5

人无完人。过去的自我,与人交往总习惯关注一个人的体型外貌特征,典型的外貌协会,这样带来的局限是,你这样看待别人,别人也会这样看待你,长此以往,这个世界就满是缺陷,事事不入你心,你也入不了众人的心,虽然懂得必须转换关注的焦点才能改变,但免不了还是会条件反射般被第一感觉所占据,被不必要的烦恼所干扰,无法安心。

当觉知到了自我潜意识深藏的部分,那么,潜意识就变成意识层面的东西了。

通过每日清晨日记照见自己,先见自己,再见天地,再见众生。写日记是种很好的内在自我探索方式,单纯记录追随头脑中闪过的念头,不用刻意思考评判,各种想法缓缓流淌而来,会让你看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自我,这时的你变成了一个旁观者,再以旁观者的心态注视自我,了解了自我,也就慈悲了他人,一个连自己感受都不懂体会的个体,又如何深入了解他人,继而了解这个多维的世界。

武志红老师说到,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外在命运,就需要去认识、去改变我们的内在意识。通过这种努力,扩大了自我的觉知领域,因此可以更好地去做选择,更好地去掌控自己,自我因此变得更为成熟而强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