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水墨生长风,大唐盛景今犹存 | 马欣乐的彩墨人生
如果可以停留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那么你的选择将是什么呢?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回答说:我愿意停留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唐朝的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成长于十三朝古都的画家,我抱有一种奢望或者说梦想,将昔日历史与辉煌的一个瞬间表现在我的画卷上。
原文刊载于:2010年11月4日 《北京青年报·人物在线》作者:安顿
马欣乐的彩墨人生
《大唐盛景图》局部马欣乐,1963年生于古城西安,7岁开始作画,少时便师从著名画家黄胄。大学就读西安外语学院,同时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亲聆当代人物画大家刘文西的教诲,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后,一面师从哥伦比亚大学当代写实派大师费利普·波尔斯坦教授深造油画,一面又师从大收藏家王己千学习中国书画鉴定。
马欣乐经年累月往返于中西方之间,通过讲学、办展、互访等多种形式,进行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画作曾被英国女王、法国总统、克林顿夫妇等知名人士收藏。
如果没有预先“定制”的个人简介,面对马欣乐去猜测他的职业,不会一下想到他是画家。与影视剧普及给大众的画家形象相比,他清洁、俊朗、温和,谈吐优雅,完全没有那种貌似被才华逼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一路嚣张到底的轻狂劲儿。不说话的时候,他是很静的,由内而外。与安静相映的是他的固执,他自己把这个词换做“保守”——保存着老派西安人认定一件事之后的坚执,守着简单到有些寂寞苦修式的生活和从不轻言放下的画笔。
七岁学画至今,马欣乐从怀着画家梦的单纯少年成长为画家和鉴赏家,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得益于他的淡定和坚执。
《大唐盛景图》局部他卖出作品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花了800元买的相机去谢恩师侯登科
马欣乐出生在西安,父亲笃爱文学,交游甚广。身边的叔叔伯伯们都是西安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各怀“绝技”。加上父亲格外尊重他的个人兴趣,他有机会沉溺于阅读、摄影和绘画,并有机会随时拿出自己的作品在大人中间展示。
阅读的习惯来自父亲的影响,这种影响持续至今。马欣乐的阅读兴趣广泛,除了与他的创作有关的史料和艺术理论外,他至今仍坚持阅读文学作品。
至于摄影,一直是令马欣乐每每提及必然得意的本领。他的师傅是已故著名纪实摄影家、留下《麦客》和《四方城》等系列代表作的侯登科。马欣乐这样回忆“跟侯叔叔学摄影”的日子:“他是个很朴实的人,很专注,关注社会底层,关注平民生活。他非常勤奋,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对作品的要求高到常人难以想象。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好的摄影器材,但是他的作品仍然十分出色。他给了我很深的影响。我后来的人物画大多表现平民生活甚至是农民生活,这种态度,也深受他的影响。”
马欣乐和侯登科的感情非常好,他知道师傅一直渴望有一台尼康FM2相机,1987年,他卖出作品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花了800元买的相机去谢师恩。
李可染夫人邹佩珠为《大唐盛景图》题名黄胄先生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报考西安美术学院初衷而改学英语
在马欣乐的绘画生涯中,最感谢也最怀念的是已故著名国画家黄胄。与黄胄的相识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是他一路走到今天的起点。黄胄的夫人郑闻慧女士这样回忆师徒二人如何结下这段缘:“黄胄的画风影响着当代的美术工作者,不少年轻画家学习黄胄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但是,直接接受黄胄指点的并不多,可能马欣乐是直接得到黄胄生前点拨中的最年轻的一位有影响力的画家了吧。马欣乐十七岁那一年黄胄回到西安,欣乐拿着他当时画的速写和他的创作去看望黄胄,黄胄给他指点和示范,用毛笔在宣纸上挥扫,神奇地出现成奔腾的毛驴,这种神奇扎根在欣乐的心底,使他终生与中国画结下了割裂不开的情缘……”
1993年冬,和恩师黄胄在北京画室师从黄胄学画之后,马欣乐很自然地把报考西安美术学院当做自己的志向,一边是大师点拨,一边是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这是他为自己设计的生活。但先生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初衷。黄胄当时在国内外已享有盛誉,时时渴望能为美术界多做些事情,提携后进、加强中西方艺术交流,让中国画真正走出国门。得知马欣乐想报考美院的想法后,黄胄说他以为这名学生已经有十多年绘画基础且天资过人勤奋有加,如果再能掌握一门可以实现国际化交流的外语,则如虎添翼,前途不可限量。这样,马欣乐依从师命放弃了西安美术学院,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文学专业。四年大学毕业,精通英语的马欣乐再次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并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
留学美国期间他潜心学习油画,然后重回师门,再次研习中国画
如果说怀着当画家的理想去学英语并最终再次回到研习中国画这条路,是马欣乐艺术生涯中的一次“出走和回归”,那么在他以后的事业发展中这几乎成了一种能促成他个人成就螺旋式上升的特殊方式。留学美国期间,他用四年时间潜心学习油画。那是一段扎实苦学的日子,作为在国内完全没有这方面训练的中国画家,他从基本功练起,直到他的油画开始被美国的艺术品收藏家认可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这样度过四年后,马欣乐再次回归到他最初钟情的中国画创作中,这时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不同表现手法,在严谨的技法之外,有了独特的属于他自己的风格。
黄胄夫人郑闻慧为《大唐盛景图》题跋走过这样一段路,马欣乐重回师门,这时他已不再是当年的激情少年。郑闻慧记录了黄胄与这位最后的学生相处的时光:“马欣乐在海外学习了油画、中国绘画鉴定、大学任教并举行多次画展和讲学以后再回到北京,见到黄胄的时候他已经是个成熟的画家和社会活动家,黄胄看见他的绘画题材如此广阔,并在不断以中国画笔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非常激动,感到他心里有一些设想和追求,就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高雅的美术,这种想法欣乐已经在他的艺术实践中实施。他欣然再为他画人物、画毛驴作示范,并为他题写《马欣乐画集》、《马欣乐画马》等字条,这可能是黄胄生前最后一次给年轻人题写书名了吧。”
黄胄一直是马欣乐生命中极为不舍的人,亦师亦友。因此在2009年,他亲自操持奔走、亲自担当译校,最终促成郑闻慧为黄胄所做回忆录的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实现了师母晚年的一大心愿。
《大唐盛景图》局部在加拿大举办画展使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是“有价”的
和很多早年负笈北美的留学生相比,马欣乐说自己很“幸运”。仿佛冥冥中有天助,总能遇到欣赏他帮助他的人。
1987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访问西安,到西安外国语学院做客,他被学校指派担任全程陪同摄影师。这使他有机会亲自将照片送给德奎利亚尔,这些照片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们开始通信往来。再后来,他的一本速写小册为他带来了好运,德奎利亚尔把他推荐给加拿大政府,他得到邀请到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当年,他是中国画家中在这里举办画展的第一人,也是该馆有史以来继徐悲鸿和赵少昂之后的第三个中国画展。
《大唐盛景图》局部这是马欣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是“有价”的。他必须为每一幅画标价,因为主办方告诉他,他带来展出的这些作品最终可能都会留在加拿大,走进爱好艺术收藏的家庭或者成为收藏家的藏品。但他真的不知道这个价格该如何定。他完全没有卖画的概念——靠工薪生活且物质要求很低的年轻教师懂得自己在画作中灌注的情感,他觉得那是无价的。来回几次交流,他开始明白他的观众将是一批什么样的人,他们能接受的一幅画的价格会是多少。这次画展很顺利,他的作品果然全部售出,其中第一幅被买下的画标价780加元。这次画展的收入让马欣乐有条件到美国留学,并且无需靠打工养活自己。
实际上在美国留学期间马欣乐一直在物质上没有太艰苦,也得益于他总有机会举办自己的个人画展,而每次画展的销售业绩都足以维持他的生活和学习。“当然,我在生活上的要求从来也不高。到现在,在穿衣方面我都不太讲究,对品牌更没有要求,干净实用足够,吃饭也是越简单越好。我是西安人,喜欢面食,做学生的时候吃汉堡混日子,省下时间省下钱去博物馆,一个星期能吃一次面条就很开心,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老样子。”
《大唐盛景图》局部偶尔看到一个人穿着写了“春眠不觉晓”的唐装走过去,那不是我写的吗?
1996年,马欣乐的一次“意外”创作给他带来了好运。
那时他已专业从事古代中国画的鉴赏、鉴定与文物断代,同时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水彩画和中国画课程。这一年他在棕榈滩举办个人画展,主办方请来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为画展开幕剪彩。他巧妙地把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的图样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受到参观者的追捧。这使他的山水、花鸟和书法等中国书画系列作品被美国许多家纺公司采用,移植到纺织品和家庭装饰物之中。也是这次画展,促成了马欣乐与全美最大的斯普林丝环球家纺公司的合作,他出任高级设计师和设计总监,并在2005年被派往中国作为驻华首席代表。
这段经历也让马欣乐颇为自豪。在此之前,他接触过很多普通美国人,他们对中国画的了解接近于空白,他们只知道梅兰竹菊,以为那就是中国画固有的唯一符号。做这种跨越国度和民族的文化普及何其艰难,但马欣乐却通过美国人钟爱的家纺布艺让中国元素在异国走进千家万户。
《大唐盛景图》局部至今,马欣乐保留着自己当年设计的很多布料的照片,一本厚厚的相册,其中很多图案设计似曾相识。“1997年美国开始刮起一股中国风,就是从家纺行业开始的,后来很多设计被使用到服装设计领域。到了1998年底1999年初国内开始流行这些。很多人以为中国风是从国内刮出去,实际上正好相反。我应该算是最早做这种设计的人之一吧,后来很多设计被‘拿走’了,比如我写的字画设计的面料,上面都会有我的名字、印鉴,别人拿去稍作改动,一般人也很难看出那不是原创,但我自己认识。偶尔看到一个人穿着写了‘春眠不觉晓’的唐装走过去,那不是我写的吗?仔细看知道那上面没有我的名字。这都无所谓,只要有人喜欢。”马欣乐早已离开了斯普林丝家纺公司,而他的设计仍然在一部分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中流行。
《大唐盛景图》局部我抱有一种奢望或者说梦想,将昔日历史与辉煌的一个瞬间表现在画卷上
2008年对马欣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他从还是一名留学生时即开始构思创作的《大唐盛景图卷》。这幅凝聚了他二十多年心血的工笔长卷宽一米、长近三十米,涉及人物上千,堪称鸿篇巨制。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为《大唐盛景图》题跋马欣乐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而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丰富而璀璨的历史:“唐朝是我国古代最具开放性的朝代之一。开放就意味着不狭隘。它不是狭隘地抱残守缺,而是具有兼容并包的雅量。公元七八世纪对全球来说,唐朝文化都处在最璀璨辉煌的峰巅,远来近亲,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日本、朝鲜、东南亚、西域无不广受教化,深受其泽。而唐朝文化,也确确实实兼容并包了中原、边地和异域文化,并形成、展现出一种丰富多彩、强健有力和引领后世的大唐文化。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心胸成就了盛唐的辉煌。”
有关盛世唐朝的资料浩如烟海,从初到美国学习开始,马欣乐已经在有意识地收集一切能看到的史料,做详细的考据和研究。他几乎跑遍了北美和欧洲所有能找到有关唐朝的史料和文物的博物馆,遍访国内的大唐遗迹,做详尽的笔记,把需要记录的细节一一画下来。丰富的材料和对盛唐历史的稔熟于心使他能保证长卷的每一个细节都禁得住推敲。
《大唐盛景图》局部2002年,马欣乐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动笔,于是这幅一直蛰伏在他心里的长卷跟着他的足迹遍布西安、夏洛特、纽约、旧金山、上海和北京六个他居住过的城市,直至2008年历时六年终于完成上卷。
书画家陈佩秋女士看到《大唐盛景图卷》后激动地写下这样的评论:
谢稚柳夫人陈佩秋为《大唐盛景图》题跋“《大唐盛景图卷》气势恢宏,构思巧妙,景物相连,跌宕起伏,内容丰富,气韵生动。因绘画主旨是以人物显盛象,故画中各类贵族官宦均神丰气完,富贵祥和,商贾小贩悠然自得,活泼儿童天真可爱,市井百姓熙然乐居,乐人舞伎尽情欢娱,弘教僧侣端庄肃穆,听经众徒虔诚专注。画中数百人,人人身份地位衣饰不同,言笑举止情态迥异,但均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极富动态美感,盛世气象不言而溢。作者以传统人物绘画为基础,借鉴敦煌与永乐宫绘画元素,勾线敷彩,巧妙融入西画光影效果,突出色彩对比与立体动感,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绘事千古相传,向有大小之分,大者穷天地阴阳之变,究人伦道德之功,铭世事万象于形;小者玩弄笔墨,陶冶心智,其乐融融。前者以精神文化为魂方能震撼心灵,后者和心境才趣于道自足怡悦性情。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传颂千古,今马欣乐《大唐盛景图》虽尚待世人和后人评价,但无论如何,从文化与精神的层面上审视并开掘不同历史时期的画卷,在我中华崛起的今天当是具有非凡意义。”
《大唐盛景图》局部每每提及《大唐盛景图卷》,马欣乐难掩他的激动之情,他说:“如果可以停留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那么你的选择将是什么呢?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回答说:我愿意停留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唐朝的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成长于十三朝古都的画家,我抱有一种奢望或者说梦想,将昔日历史与辉煌的一个瞬间表现在我的画卷上。”
展讯:马欣乐《大唐盛景图》(西安首展)
开幕时间:2020年9月26日下午15时30分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2日—9月30日
展览场地: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负一楼展廊2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院、北京黄胄美术基金会、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