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改变,是对惯性的觉知和调整

2017-07-16  本文已影响103人  轻馨灵予
改变,是对惯性的觉知和调整

作为一名普通大众,相信很多人都曾和我一样做过“中了500万”的春秋大梦。幻想着“500万”的馅饼妥妥的掉下来,正好砸在头上,没有砸晕,从此生活抵达幸福彼岸,过上一直想要的生活。

这种心理其实挺常见的,它其实是对于改变的一种幻想。现在的生活是A,富有的生活是B。从A到B,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渴望生活积极的改变,但却不知如何改变,或者就想要坐享其成,所以直接用中奖来省略中间过程,但生活不是童话,惊喜和意外都是极低概率事件。我们需要看清这个基本事实,才能在改变这点上,做一些踏实的努力。

改变是心理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改变的促进和达成,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诠释和建议。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的是对于“认知”的调整。

它的假设是人在某种特定情景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有良性和负面情绪,那些难以消化的负面情绪是因为我们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决定的。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我们就需要时时觉察到这种认知的存在和影响,并且用适应性的认知去做替换和升级。通过对认知的改变达到对情绪和行动的改善。

经典精神分析面对症状,强调的是追本溯源,去找到产生症状的过去的“病灶”。

通过访谈,自由联想等方式,让压抑在潜意识的内容呈现,去修复过去的固着和情结,使人从“根子”上修正,从而改变外显的症状。

而行为疗法,则更直接的干预,改变所谓问题行为,以达到修正的目的。

其他流派也有各自的立论基础,以促成改变的发生。

由此可看出改变的特点:

首先改变的对象是业已形成的惯性,这种惯性可能在过去某种情景中是有利的,但因为固化而变得不合时宜。

其次对于这个惯性要有一种觉知,我们要改变某种状态,首先要知道这个状态是什么。它的成因,它的方式,它出现的频率等等,只有对此有足够清楚细致的了解,才能有所改变。

再次有效的方式去修正改变。

最后调整,强化,形成新的惯性,再强化。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因而改变是对惯性的觉知和调整。

改变,是对惯性的觉知和调整

惯性,从个人角度讲,包括人的情绪,认知,行动等都会在日积月累中形成惯性,而这样的惯性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适应不良的。对于适应不良的部分做自觉调整才能有所改变。

惯性,从家庭角度讲,也包括一个家庭的互动,氛围,生活状态,家族传承等。有句老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也相反的说法“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家庭的独特惯性,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要改变个人,需要对家庭的惯性做一些觉知和调整,这是家庭治疗的原理。

惯性从国家,民族层面讲,就变成民族积淀,民族根性,集体潜意识。这样的惯性是民族的精神根基,从这个层面就成了改革,是一种更宏观的觉知和调整。

对于改变,也常常会有一些误区:比如从A到B的改变,因为A是需要改变的,而B是希望变成的,于是对于A会产生排斥,拒绝,甚至敌视,而B又被过度美化。其实对A产生的各种情绪,并不能让这由此改变,反而是对A的一种强化。一种丰厚和创造。只有接纳它,再调整,再接纳,调整。我们才能从这种惯性中慢慢拉开距离,降低它的强度。

比如,我们经常为孩子的某种行为而头疼,总是想去纠偏,反而越是紧张,越是纠偏,孩子的行为越是频繁固化。反而是放松下来,能接受这种行为,孩子反而慢慢调整改变了。

又比如很多孩子都对父母对自己的错待有所不满,他们可能现实的父母变成理想的父母,于是内心对父母各种不满,抱怨,甚至憎恨,带着这样的情绪情感去与父母互动,非但不能让父母转变,而是让与父母的不良互动越积越深,反而是适得其反丰厚了不良互动的那部分。

回到个人改变,它是对个人惯性的觉知和调整。这说起来很概括,但却包涵很多内容。首先惯性不是单线的,它可能是多维的,有的人有明显的主导的惯性,而有的人他的各种惯性可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不仅仅是从A到B,还可能有1,2,3,或者Ⅰ,Ⅱ,Ⅲ。也可能A和B不再是AB。所以觉知人格的惯性就是一会巨大的工作。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认识你自己”,之所以流传至今,就在强调这种认识的复杂性。有了对惯性的觉知,就是调整,就是行动,只有觉知而没有调整,仍然在惯性的道上。

由此可知,改变不是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要去达成,它比一个单纯的任务复杂的多。它是全然的活在当下,觉知当下,从当下的反应中看到过去的惯性,然后依着当下最真实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反应。这样说,改变就是一个人一辈子在世间的修行。

改变,是对惯性的觉知和调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