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舒适区
2018年12月27日 周四
心理舒适区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它变成新习惯。
但是,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
为什么呢?因为旧经验太牢固了,根深蒂固的刻在大象的心里。
在这一节里,陈老师带我们引入了一个心理舒适区的概念,心理舒适区的本质就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是指我们怎么去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心理舒适区的好处是:可以带来控制感。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它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
当我们感到了受到威胁,感到焦虑,我们就非常需要控制感。
越困难,我们越要控制,因此越会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因为这种熟悉的方式,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这样子,我们就会持续地使用自己熟悉的应对方式,也就是已有的经验,旧经验。
走出心理舒适区意味着,我放下了我过去熟悉的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去面对焦虑,寻找新的方法。这是情感大象很难忍受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困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里面,走不出来。
(有点绕,感觉心理舒适区是生生加进来的一个概念,好像去除了更好理解。)
简单说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感到焦虑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安全感,这个时候我们会加强自己的控制力,怎么做呢?使用自己熟悉的经验(我过去就这么干,而且成功了)。
结果就是,我们再一次加强了自己的旧经验。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创造新经验为什么这么难。
而心理舒适区,就是重复使用自己的旧经验。
为什么要引入心理舒适区这个概念呢?
陈老师在课程中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说明了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一个地方: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构建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个合适的应对方式。
这一段的内容,很让我震惊,我通过这部分的学习,终于理解了一个迷惑我很久的问题:学习心理学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命运轮回。
我有个高中时的闺蜜,我了解她的原生家庭,她的妈妈是个非常强势的女强人,对她从小就非常严厉。我的闺蜜逃离原生家庭后,发誓永不要成为她妈妈那样的女人。但是,很多年过去了,闺蜜悲哀的说,我是多么痛恨我妈妈那样的女人啊,可是我终究变成了她的样子。。。。。。
结合陈老师的理论,我现在就能理解她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童年时,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学习和继承了母亲的信念,是非观,和应对方式。
成年后,即便她远离了原生家庭,远离了她母亲,但在全新的环境中,她却用自己的应对方式构建了自己的生活,一点一点的,让自己的生活去符合她习惯的应对模式,这就样慢慢地把自己转变成了母亲的翻版。
这就是很多在我们看来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的解释。
今天的课,让我感觉到了心理学的很多概念,的确不好用语言归纳总结,我想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心理学的课程中,总会有那么多长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因为用故事来解释道理,慢慢地把读者带入情境之中,感受到剧中人的所见所思所想,体会到剧中人的感受。虽然看着很长很啰嗦,事实上是个效率很高的方法。
感觉这节课的内容很烧脑。写得不尽兴,老觉得有些地方没有写透。也许我还是应该学会在笔记里面讲故事?
总结:这节课介绍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的渴求,让我们难以改变。
今日知识点:
1.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
2. 心理学上有个量表,叫应对方式量表:
1.解决问题;
2. 自责;
3. 求助;
4. 幻想;
5. 退避;
6.合理化。
3. 应对有两个层面:行为上的应对,和对内心的情绪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