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未完待续)
8月12日,朋友J跟我讲一个观念“金钱<时间<注意力”,我一听特有道理,忙问出处是哪。他说是李笑来讲的。我很喜欢笑来老师的文章,此时距离读完《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个月,践行记录时间花销半个月(8.5开始),一听还有比时间更重要的,更有兴趣了。随即跟我分享她订阅的“雪枫音乐会”,还告诉我笑来也开了专栏,问我有没有兴趣。当时阻碍我做决策的有两点:1.专栏名字有些浮夸,特别害怕是一上来就讲钱,这是最排斥的;2.订阅费有点贵,我还是学生,经济依靠家里。第一个问题是通过试读解决的,一看文章发现在讲认知,觉得义气相投。后者一算,每月16.6还是支付得起的。所以,第二天就订阅了专栏。
今天谈谈这两个半月的变化。
付费成为一种需要
我倒是一直都有付费的习惯,觉得应该尊重别人的智力劳动成果。之前付费的项目有:“改变自己”公众号会员语音+网易云课堂一门摄影课程+健身+evernote中级账户。但每每在现实面前,总想侥幸找免费产品,觉得自己“赚了”。订阅专栏后区别在于,付费真的成为一种需要,以往会很挣扎计较得失,现在看到好产品都会想办法买下来,因为内心已经认可:钱是最便宜的。
昨晚朋友W给我讲了一个例子:
W朋友:我该订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吗?200元
W:对你有帮助吗?
W朋友:有时有,可是想到有人不订阅,但有其他途径获得,就觉得自己“亏了”
W:200块只占你工资一小部分,你难道支付不起?你支付的200,省下的是寻找资源耗费的时间精力,可能是1礼拜,你还省下了很多人情债,你说你是不是赚了。你需要做的是让200块变成2000块,这完全可能。你通过阅读精选留言,知道他们的思维方式,纠正认知。这个群体的人大多都是牛人,你还可能结识他们,成为朋友,你说是不是赚了。
我佩服朋友的眼光,这下“让付费增值”又成为我付费的动力了。
订阅后付费的产品有:一档说话节目+好几个升级系统的app,刚刚订阅《硅谷来信》。
读完文章写总结
今年2月份,开始尝试在知乎上互动,看完文章写留言。之前仅仅是获取所需内容,然后一走了之,认为互动(虚拟抑或真实世界)都是浪费时间。结果就是头脑一团浆糊,无法清晰地向外界表达自己。得知写作可以克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践行再说。这也是我改变自己的思路,先践行牛人的方法论,得到反馈,再修正,进而改变生活,再带动自己的思考力,最后产生属于自己的方法论和价值观。这是写作的开始。
7.20在老哥的启发下,开通了“简书”账号,开始成篇的写。最开始是记流水账和对日常问题的思考,质量低,1200+字,保持1个礼拜3-4篇。不敢投稿,互动仅来自J、老哥和老弟。
8.12朋友J把我拉进一写作群,开始了每周一篇的频率,要求500字。开始由日常生活记录过渡到读书笔记、书评、影评、志愿者工作心得、健身心得等,中断过2次,一次因为质量不高不敢荼毒别人,一次因为找工作“太忙”落下(写到这,觉得“太忙”“忙碌”等字眼应该从操作系统中除掉,如果是打心眼里喜欢,如果目标足够明确,如果规划得足够好步骤足够清晰,压根就不会有“忙得完成不了”的说法)。
订阅专栏后,最开始习惯保存文章精辟之处的截图,误以为就是自己的,真可笑;
再到+写感悟,最初是一两句话,8.24的感悟只有23个字,纯结论性,告诉自己应该干嘛,而不是阐述思考过程;
再到回答周一问题,大概太久懒于思考,6个问题经常要想1个钟,回答风格是“喜欢附和作者观点,缺乏自己思考”;
8.31终于被选为精选留言,当时特别激动,还记录了朋友圈,到今天连续14次入选,最高的点赞数112,大大激励我记录。最长的留言600+字,很喜欢文思泉涌欲罢不能的感觉,大概是心流吧;
尝试“简书”投稿,文章被推至首页两次,被推至不同专题,获得600+的阅读量,这也是一种激励;
再到因为找工作,情感问题处理不好等杂事搅乱inner peace,中断留言2周,语言表达能力+inner peace退化,到极度焦虑,自暴自弃,一度觉得“靠学历和老本找份稳定工作,也就够了,何必那么累呢”。可是这样活得像具行尸走肉真的甘心吗?不。
btw,今早看完李婷婷的分享,内心很受触动。想到自己确实成长很多,也有义务分享给予反馈。动笔的第一个小时,才写400+,落差很大。心里很焦虑,完全没法活在当下,原因可能是:近期没写文章写留言语言能力极度弱化+下午要参加笔试时间赶+不知道除了学历外有何技能该如何择业的焦虑。这次没像往常一样,用“该吃水果”、“该做笔试(简单重复练习,谈不上努力)”、“天冷了,应该把衣服整一整”等貌似“提高生活质量,让自己更好的”简单体力劳动来转移注意力,我盯着电脑频幕,感受这份焦虑,很难受。我不想再用“写作能力差,我就是写不好”等话来回避刻意练习这件苦差事,不想再通过简单练习来避重就轻。所以,我写了。奇迹是2个小时候我完成了2300+字,焦虑下降,思路也清晰了。
尝试社交,走出个人小天地
小时候被小伙伴嘲笑,产生自卑心理,年幼时父母很忙,沟通机会少,加之我好强,这种情绪一直带到现在。庆幸的是,如果小时候自卑指数为10,现在估计只有三成。这么多年一直在刻意练习,比如课堂举手回答问题,尝试和不熟悉的人交谈,在公众场合提问,报名参加各种比赛等,本科结束竟然得到个“Crystal很自信很乐观”的印象。因为满满的自卑感,所以不敢社交,只能埋头苦干,这些年给自己加很多任务,不休息(休息时还想着怎么提高自己),结果是某天发现和别人聊天都聊不好,特别挫败,引起我的思考"这么拼是为什么,连句话都讲不好",再想,"是不是离群索居根本就是错误的,我是不是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呢?",每次想走出自我,和别人交流时,自己比不上别人的想法就会跳出来,于是我又缩回去,反反复复,我不知道怎么走出来。
某天看老师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也需要社交",我想,要不试试?于是采取行动。从室友开始,约她一起吃饭(以前觉得自己吃饭比较自由,不用浪费时间等人),和室友敞开心扉聊,主动请求室友跟我一起买衣服,听她对时尚的看法,跟她们买菜打火锅喝啤酒。接着把范围扩大到临近宿舍,主动和她们打招呼,和她们分享水果零食,顺带侃大山(以前也会分享食物,但比较拘谨)。再后来主动约聊班里不常联系的大神,向他们请教找工作经验。再后来发现和家人聊天都可以聊很久,不用像以前一样应付任务,每次都是做选择题和填空题,发现竟然能理解和体谅他们。
认识自己
越长大越觉得认识自己很难。比如一开始以为自己能胜任高强度高压工作,以为自己英语很顺溜,于是把工作目标锁定在外企、券商和基金公司,结果是碰了不少灰。
钥匙在别处
最开始老师举了个例子:你英语说不好很可能是你的母语学不好,这极大刷新我的认知。我把这条用到了克服"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践上,即自己之所以无法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脱颖而出,很可能不是因为自己表达能力差,而是思考能力差,积累的东西太少。于是,这一个月我没怎么在无领导小组练习上下功夫,转而专注于每天阅读+留言,认真观察身边的事,形成自己想法。
奇迹发生了,今早的无领导小组说得特别high,我不仅有开口,还说了不少话,最后顺利进入二面,据小伙伴反馈,我的逻辑条理很清晰,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夸奖。要知道我以前都是说十几句,别人听了半天不懂,给我用一句话概括的风格,经常打不到点。我知道这是阅读和写作带给我思考能力的增长,而思考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又让我有底气去尝试更多东西,比如最想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今天终于觉得近一些了。
只字不差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