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懈气”:恩师馈赠的精神珍宝

2024-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浅艾时光

曾经,我的微信昵称是“永不懈气”小艾,这个名字陪伴了我许久。后来因为做微商,为了卖货方便,我不得不将它舍弃。再往后,它便慢慢淡出了我的记忆。直到昨日,我在翻阅旧日笔记时,它突然闯入我的眼帘,那一刻,我的内心像是被什么击中了,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为了不让它在时光的洪流中彻底消逝,我决定用文字将它铭刻。

在齐老师的写作群里,有一次即兴写作风暴,我的这个微信昵称竟被选中成为素材。看着小伙伴们笔下各具特色的小艾同学,我满心亲切。虽说只是大家的想象之作,但因与我的昵称相关,那种特殊的感觉不言而喻。

不过,我发现有些小伙伴会把“懈(xie)”字误认成“解(jie)”,这样一来,结合我的昵称,他们还以为我对某些人和事心怀怨恨、永远无法释怀呢,对此他们很是费解。这也难怪,“懈”字确实不常用。今天,作为这个昵称的主人,我想和大家说说它的由来。

“永不懈气”小艾,“艾”是我的姓,“小艾”算是我的名字,这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在此就不多说了。下面,我主要讲讲“永不懈气”背后的故事,大家可要听好了。

“永不懈气”,百度上的解释是“永远不放松干劲”。而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它理解为“永不泄气、永不言弃”。它就像一位忠实的伙伴,陪我历经无数个春夏秋冬,尝遍人世冷暖。它原是我小学恩师的座右铭,后来被我沿用,成了我的微信昵称。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星星点点地洒进没有窗帘的教室,为寒冷的教室增添了几分暖意。还没到上课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有的嬉笑玩耍,有的谈天说地,还有的在埋头写作业。

不一会儿,上课铃声响起,喧闹的教室渐渐安静下来。我们的班主任白老师走进教室,他一手拿着语文书,一手拿着一张 A4 纸,神色飞扬。师生问好后,老师把语文书放在一旁,拿起那张 A4 纸向我们展示,纸上“永不懈气”四个粗体加黑的大字格外醒目。

老师说这是他的座右铭,意味着永远都不能懈怠、不能松气,如果有同学喜欢,他就把这张纸送给对方。同学们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老师略显郁闷地问:“难道没有一个同学喜欢吗?”

我其实特别想要,可一想到同学众多,而老师手中只有这一张,我要是独占,实在不太合适。这时,同学康站了出来,鼓起勇气说:“我很想要,可想要的人太多了,我不好意思开口。”

老师犹豫了一下,环视教室后说:“那就送给小艾和康康吧。”我又惊又喜,那种兴奋简直无法形容,就像中了百万大奖一般。

但老师沉思片刻后,似乎觉得这样不太公平,便说道:“我还是去重新打印一些,让每位同学都有一份。”后来,老师拿来了许多崭新的印有座右铭的纸张,同学们人手一份。而最初那张有些褶皱的纸,就到了我的手里。我视若珍宝,因为在我眼中,它虽不如新的那般光鲜,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

后来我用“永不懈气”做网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激。老师只在六年级教了我们一年,可他是我最敬重的老师之一。他教学认真严格,是个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在他的教导下,我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也是因为白老师的帮助,包括我在内的 5 位同学获得了被推荐到某重点中学的机会,虽然最终因教学楼搬迁,几位同学转回了乡镇学校就读,最终也没人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但这份恩情我怎能忘记?而且,我对文字的热爱,也源于这位老师。

那时,老师嫌我们作文水平太差,于是每周除了课本上的作文,还会额外布置一篇 600 字以上的作文。因为老师要求严格,大家都认真对待。更重要的是,我的第一篇作文就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表扬了。从那以后,我对作文的兴趣愈发浓厚,也不再害怕写作文了。

那段时间的刻苦练习,为我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中以后,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作文更是写得得心应手。这也是多年后,我还能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的重要原因。想到这些,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便溢于言表。真心希望老师身体安康,平安喜乐,万事如意!

每当我在生活中遭遇风雨坎坷,几近放弃之时,老师赠予我的“永不懈气”这一精神瑰宝便会在我心中闪耀,给予我坚持下去的力量。在写作之路上,“永不懈气”的精神也将如明灯一般,伴我穿越漫长岁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