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扒:下雨天玩手机会不会招雷劈?

2016-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奇扒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广东16岁少年雨天在公厕玩手机遭雷劈身亡“。

”该名少年今年16岁,在太平第二中学读初三,其父亲叫卢妃峦,在家中耕田为生,其母亲长年在中山打工,家庭较为困难。事发前,该名少年帮家人种瓜,出现内急,和两名伙伴相邀上厕所。据村民反映,该村公厕较为偏僻,2014年该村一养殖户牵牛回家途中,牛和人均被电倒,牛被电死,而人昏迷一个钟左右醒来。该村卢姓村干部透露,多年前,死者的爷爷在海里捕鱼时,不幸被雷电击倒致死。湛江一家通讯公司技术人员杨先生表示,目前,暂无科学证据证明手机电磁波能够引雷,本次案例较为奇特,但不能把将手机作为引雷的主导原因,还需要多方调查印证。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过许多关于此类的课文与自然知识,比较著名的是富兰克林大雨天挑战自我狂奔放风筝和家长从小教导的“下雨天不要躲在树下避雨”。那么下雨天被雷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

其实从科学角度解释雷击现象很容易,那就是更小的电阻就意味着更容易触电。以树下躲雨为例,在云层距地面这个距离尺度上,可以认为空气的电阻是和距离成正比的。被淋湿的树顶、屋顶和人体表面,电阻都远小于雨中的空气;而由于树比人高很多,云层底部和树顶之间的空气层厚度要比和他和人体之间的空气层厚度小很多,所以从云层底部到树顶的电阻要比到人体的电阻小很多。当电子的数量增加到足够通过树顶进入大地,雷击就在树顶发生了。

以此类推,只要人和云层之间出现比空气电阻更小的介质连接,人被电击的概率就会大大的提升。

打电话不增加雷击概率

因此,对于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来说,增加雷击概率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手机的体积过小,对于电阻变化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美国著名的《流言终结者》节目为此专门做过测试雷击的实验。其中实验数据明确表明“在雨天打手机”并不会增加雷击概率。

为什么印象中总有人雨天打电话被雷击

这种印象的出现主要与我们日常获取信息的习惯有关。当看见媒体报道有人在雨天因使用手机而遭遇雷击的新闻时,我们的潜意识自然而然的将“雨天使用手机”与“雷击”划上了等号。却完全没有思考“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却被雷电击中”和“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却没有被雷电击中”这样的问题。

当你做过类似的调查之后,你就会发现,“使用手机”与“遭遇雷击”重合的比率只占总体很小的一部分。

雨天的注意事项

虽然下雨天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被雷击的概率,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雷雨天气时,在室外,人和手机成为“突起物”,手机就可能成为“引雷器”,原因在于手机中的金属元件易导电。尤其在空旷地,均匀分布的电场容易被手机中的金属元件打破,造成雷袭。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周围空旷的时候,不仅手机,人拿着任何金属导体,只要有一定的高度,都有可能遭雷袭。为了安全起见,雷电天气时,建议关掉手机。夏季雷电多发,“低头族”需引起注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