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去旅行?不如游牧工作
作为一个安全感不足的人,我对辞职去旅行这件事有天然的反感。
因为之前做着和地理有关的工作,我在工作中也能一年跑十几个城市。遇上和旅游有关的项目,直接进景点考察都算家常便饭,还能跟景区运营者访谈,收获很多后台信息。
所以,在我刚有辞职念头的时候,李先生说好啊好啊不如我们一起辞职去周游世界吧!
我被他这句话吓得不轻,转头就删除了辞职信,又认真搬了好几个月的砖……
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就是,我们出去看看世界,也许回来以后生活整个都会不一样。
我很恼火,能有什么不一样!
肯定就是晒得乌黑,存款少一大截啊!
辞职去旅行在无数的作品中都被美化了。
《Eat pray love》当年大火,还翻拍成电影由茱莉亚罗伯茨演绎,通过美食祈祷和恋爱找寻自我;
蕾拉小姐和陈赫分开以后,通过环球旅行塑造了一个特别独立的形象,也收获好多路人粉。
可是他们不会告诉你的是,《Eat pray love》的作者在出发前拉到20万美元的写书赞助,蕾拉小姐的赞助数据不详,可是你看她那么多漂亮的照片,能是一个穷游的人自拍得出来的么?
其他那些厉害的穷游达人,5000元半年20国什么的,我就更加放弃理解了。睡地铺搭便车有助于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么?不过换回一些拍案惊奇的谈资罢了。
在办公室里想不明白的问题,在路上也一样没有答案。
如果一定要Gap Year去旅行,那么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条件是必须的:
一是有非常理性的态度和高超的执行力,清楚间隔年的得与失(推荐大喵二喵,公众号:十万公里的蜜月);
二是有对这个世界热忱的爱,不走马观花,对每一处文化和社群都有认真的思考(推荐傅真,公众号:最好金龟换酒)。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2599/7c414c7ba1601bdb.png)
最后,我和李先生也踏上了旅途。
不过跟经典的Gap Year人群目标不一样,我们想找到一种游牧工作的可行性。
这个词是在豆瓣上看到的,digital nomads,数字游民,我觉得作者翻译的游牧工作这个词更合适。大多游民都是通过网络和科技远程完成生意或者工作,旅居在不同国家,一般是欧美人群跑到亚洲来享受比本国更好的生活……
我在北京的生活实在不顺,整个冬天都在反复生病,身体和情绪都很糟糕。基本上跟北京可能要缘尽于此。
最近好多朋友跟我赞叹,裸辞!旅行!梦想啊!
我都不是很好意思正面回应,美丽的师姐带着婚纱去环球旅行,写出了十万公里的蜜月,我呢,难道要写八千公里的治病之旅……
此外,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找寻的时间。我和李先生长谈了好几次,诚恳地交流了对婚姻和生活的看法。间隔两个月应该对找工作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测评一下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行性。
nomadlist.com这个网站上有适合游牧工作的各种城市介绍。
基于气候、开销、交通等等有各种排名,综合排名第一的城市是清迈。
基于之前行走东南亚的印象,我最喜欢的小城也是清迈。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在清迈停留一个月,养好身体和精神之后可能会去周边国家旅行。
目前在清迈的生活是这样的,
每天八点半准时起床,
白天去咖啡馆或者自习室,看书或者为下一步旅程做游记,
晚上在酒吧发呆或者去看电影,
每周保持运动的习惯,瑜伽或者游泳。
清迈旅居的开销真的很低,我在airbnb找的房子不到200rmb每晚,40平米还包括游泳池和健身房。如果可以放弃这点需求,长租一套配套良好的一居室的月租大概也就2000-3000。在街头吃泰餐每顿大概也就5-20rmb。
而且因为远离了淘宝,其实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是远低于北京的……
最近我已经适应了本地的物价,超过12rmb的咖啡一概不点。而消费一杯咖啡基本就可以在咖啡馆发呆一整天,每个咖啡馆都有良好的wifi和电源,还有不限量的饮用水和空调冷气……
如果有人感兴趣,我还可以单写一篇清迈的co-working space,最近看到的各种自习室和咖啡馆都是满满的工作和学习的人群,清迈简直是一个学习型城市啊!
不过困难的是,我们的长处不是互联网相关,如果未来想较长期保持这个生活方式,可能只能考虑自学做码农/学设计/做研究或翻译/写作/炒股。
我在nomadlist网站上翻了翻,排名靠前的适合游牧工作的中国城市包括漳州、中山、南阳和东莞,甚至也有北京和上海……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2599/837ac9f8b0e62ae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2599/a238c8f071af33b7.png)
游牧工作,
算是一种关于生活方式的脑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