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2019-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GDM高坡

作者:高 坡/图片:网络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1.走马上任

李向阳将自己那辆破旧的桑塔纳汽车,停在山下一个叫河岔子村的地方,仔细安顿好后,便顺着羊肠小道,一口气登上了那座叫驴见愁的山圪梁上。

他站在杂草丛生的山顶,俯瞰着山腰间那稀稀拉拉,完全靠天才勉强有点收成的石堰子责任田,和那一棵棵柿子树、酸枣林,内心感慨万千,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他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解开脖子下紧绷的衣扣,顺手摸了摸刚刚放了两个支架不到一年的心脏,虽然跳的略微快了些,可他感觉并无大碍,心里不觉暗自庆幸,庆幸自己并没像老伴儿说的那样:"你这小身板过不了驴见愁"的断言,他知道老伴说这话是在气头上。此番,到大石岗村任第一书记,是市里精准扶贫工程的重头戏,是局党委的推荐,也是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怎么好推脱,又怎么能够拒绝,那还是我李向阳吗?

那天晚上,他们家召开了一次家庭民主会,讨论他到贫困山区开展扶贫工作有关事宜。会上他时而神情激昂,时而语重心长阐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深深地给全家上了一堂政治课,并得到了儿子、儿媳以及孙子的支持。最后,老伴有所妥协地说道:“我是担心你那小身板能不能爬过驴见愁,那不是闹着玩的,请尊重我的意见和理解我的心情,我也是党员,一点也不比你们落后”。这是有史以来,他们家民主会开得时间最长,争论最激烈的一次。最后,会议举手表决,通过了他的请求,形成了即日走马上任的决议。晚上,李向阳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微弱的灯光下,他瞅着老伴那瘦弱的背影,回忆起几十年来,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内心充满着对老伴儿的无限感激。此时此刻,他忍不住推了一把还在气头上的老伴,轻声说:"强他妈,谢谢你的关心,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这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山里面空气好,说不定我这次进山,没准身体状况会好起来,你不是老说遇事要往好处想吗?" 停了片刻,老伴慢慢转过身来,"老李啊,早点休息吧,明天不是要上任去吗?"

2.情系大石岗

李向阳站在那片高低不平的山圪梁上,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脑子里回忆着往事,心情感慨万千。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他回过头,望了一眼专程来接自己上任的大石岗村党支部书记王水成,说道:“王支书,常言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人就是要靠山吃饭,此次精准扶贫,我们应该打山的主意,这也叫因地制宜,看看你有什么想法也说说。” 王水成面无表情,憨厚而无奈的脸上勉强挂了点笑容说道: "老李,你见多识广,一切都听你的!"李向阳摆了摆手,笑着说:"可不能这么说,你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方方面面都熟悉,我只能配合一下"。

李向阳说的一点都不错,王水成是大石岗村的老户,父亲、爷爷都担任过村支书,也有着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壮志,就是苦于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匮乏,再加上方法不对路,始终未能如愿。特别是他的父亲,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响应上面提出的"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在一次修路放炮时,不幸被石头砸中头部,倒在了工地上。当时他背着父亲向山下河岔子村乡卫生院奔去,父亲头部的血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他的脖子里,又顺着后背热乎乎的往下流淌着,他感到心如刀绞一般。最终,还是因为山路不好走,流血过多,父亲在自己的后背上断了气。临终前,父亲趴在自己肩上说的最后一句话仍旧是修路。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打那以后,王水成曾下定决心要继承父亲的遗愿,将路修下去,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失败了。

3.规划蓝图

大石岗村的情况,李向阳临来之前有所了解,并做好了充分准备,他知道凭借目前村里的实际情况,要想将路修通,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件事儿。他慢慢走到村支书王水成跟前,将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轻声说道:"王支书,你们家祖祖辈辈为乡亲们做事,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我非常钦佩,也为你们自豪!不过致富不见得必须先修路……”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李向阳在单位是个头脑精明,干事有魄力的人,面对大石岗村这穷山恶水的实际情况,他深感按老套路走,恐怕是不行了。他和村支书一起来到一块儿石窝子责任田旁,仔细查看了一下土质,询问了土质的厚度情况,然后,胸有成竹地说:"老王啊,要想改变目前村子的面貌,我们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先把这石窝子田利用起来,种上果树,毕竟这靠天也不见得有收成的石窝子,打不来多少粮食,何必要墨守陈规呢?"王水成仔细听着李书记的建议,感觉很有道理。那漫山遍野果树成林,绿树成荫的美好情景,曾经多少次浮现在他脑海里,怎奈他却无法说服那些思想陈旧的乡亲们,毕竟祖祖辈辈都是靠土里刨食过日子,他们把那点地看得比命都贵重,让他们在地里种树谈何容易。

虽然已是秋后,太阳仍旧略带几分火辣。李向阳与村支书王水成,在山疙梁上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将近中午。他将自己肩上的背包卸下来,掏出老伴给准备的煮鸡蛋,烧饼夹牛肉,两个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边吃边聊,俨然像一对老搭档。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其实,李向阳也是大石岗村人,十五岁那年当兵走出了大山,一晃五十年过去了,他望着那即熟悉又陌生的大石岗村,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几年前,刚刚退休的他曾多次回来过这里,对大石岗情有独钟,他喜欢大山,更喜欢山里人那纯朴的性格,他曾经有过退休后,来这里承包荒山,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想法,在他眼里,大石岗村其实是一块宝地,只是没人投资开发罢了。从那时起,他心目中就有了一幅大石岗村规划蓝图。在他看来,大石岗村必须走旅游观光这条路,才能尽快脱贫,大路没钱修,就先将那条祖祖辈辈一直没断过,被戏称驴见愁的羊肠小道,改造成石头台阶,再修上几处休闲娱乐,观景平台,一方面不多花钱,另一方面先把外面的人引进来,临时打造一个旅游休闲观光示范区,让村里多少先有点收入再说,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李向阳的想法,王水成一百个赞成。之前,他也有过这种考虑,可村子里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实在是让他无从下手。此时此刻,他瞅着这位性格开朗,热情奔放,来村里帮助工作的李向阳同志,心情感慨万千,他预感到,改变大石岗村穷山恶水面貌的时机就要到了。

4.不眠之夜

这天晚上,在村委会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李向阳心里百感交集,他躺在那张不足一米宽,散发着浓浓烟臭味的小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打开手机想给家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可这里仍旧没有信号。无奈,他披衣下床来到屋外,只见院子里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皎洁的月光下,远处村庄房屋的轮廓隐约可见,村子北面百丈崖方向,偶尔会传来猫头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这里的夜色真美啊!的的确确是个发展旅游观光产业的好地方,只是……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下午进村时,李向阳和那些蹲在房檐下晒太阳的老人们攀谈时了解到,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和一些留守儿童,年轻人几乎都走出去了,特别是这两年,人员流失现象更为严重。这些问题,对一个原本就贫困的村庄来说,非常致命。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让他心头像压了块儿石头沉甸甸的,看起来这个村空巢现象实在是太严重了。面对这种情况,李向阳大脑像一台计算机,飞快地转动着,他心里盘算着,即便是扶贫款拨下来,各项脱贫致富项目的劳力又将如何组织,如果再动用施工队,那成本可就大得多了!这些棘手问题,让他在大石岗村度过了第一个不眠之夜。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清晨,一轮红日从村口一处破旧的屋顶冉冉升起,绚丽的朝霞,照耀着这座古老而又贫瘠的小山村,像一幅古朴的水墨画,显得异常秀丽。李向阳从屋檐下的水缸里舀了点水,洗了一把脸,顿时感觉精神了许多。他来到村口,沿着十几年前,老支书带领乡亲们修的那段路,向东北方向走去。十几分钟后,他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百丈崖方向,瞅着太行山那雄伟壮观,风光秀丽的景色,心情豁然开朗。如果与下面河岔子村联合在百丈崖上建一座观光电梯,再在山崖上修建一条“之”字形栈道,作为村里的旅游观光产业,那肯定是个不错的脱贫致富项目,这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渐渐形成。然而,这只是李向阳的一种灵感罢了,资金从何而来,筹不到资金,能不能顺利找到合作伙伴,唉!谈何容易?他摇了摇头,顺原路向村里走去。

5.扶贫路漫漫

李向阳匆匆吃了早饭,便和村支书王水成一起,向两公里外一个贫困户家走去。路上,他听取了王水成的有关村委会人员分工,以及目前村里人员结构等情况汇报,结果让他很吃惊。他停下脚步,回头对村支书王水成说道:“老弟,说掏心窝子的话,村委会是政府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啊,必须要尽快建立健全,年龄大小,文化高低是小事,只要肯吃苦,有担当,能为乡亲们做实事就行,村干部是群众的带头人,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这你应该清楚。”王水成看着李向阳,很难为情地说道:“实在是没有人选啊!”说罢,深深地低着头,不停地搓着自己的双手。李向阳说罢,感觉自己语气有点严重,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我也理解你的难处,慢慢来吧!”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李向阳他们走访的这家特困户,名叫朱照军,三个孩子,大女儿十六,二女儿十三,都在河岔子村乡中学读书。五年前,老婆意外怀孕,又生下个男孩,由于老婆精神异常,去年竟然跳崖自尽了。

朱照军今年五十出头,在村里算是年轻人了,可偏偏家里出现了这种情况。老婆在世时不管怎么说,还勉强可以支撑着这个家,自己种点地,农闲时打点零工,日子还算过得去,可哪知道屋漏偏遇连阴雨,破船又遇顶头风。朱照军的老婆死后,家就像塌了半边天一样,大女儿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而且学习成绩一直不错,高考在即,家里却没了收入来源,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夜之间,他的头发全白了。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确实一点不假。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从贫困户朱照军家出来,李向阳他们来到村责任田相对集中的头道沟,这里是两山之间的缓冲地带,坐北朝南,坡度相对平缓,阳光充足,是大石岗村的主要粮食生产地。田边地头还种着一些柿子树,这个季节正是柿子压满枝头的时候,满树的金黄,果味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李向阳从头道沟返回村子的路上,心情爽快了许多,他觉得大石岗村脱贫致富是有希望的,关键是如何说服乡亲们,尽快做到产业结构的转型,只有出奇才能至胜,而要做到这些,村干部必须带头才行。

6.心动不如行动

不知不觉,李向阳来大石岗村已经两个多月了,渐渐变凉的天气让他觉得自己还是回一趟家。因为,他来时没有带太多的衣服,山里面一早一晚还是比较凉。他背着那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双肩背包,走在村子那高低不平 ,曲曲弯弯的街道上,不停地有人给他打招呼,问他是要走吗,什么时间再来?乡亲们的朴实无华和热情,让他非常感动。从大石岗村出来,李向阳又专门来到头道沟,仔细清点了栽培果树提前挖好的树坑,他想这次回市里,先把果树苗的事搞定再说,争取入冬前栽上。

李向阳来大石岗村的两个多月里,总共下了三次山,都是与河岔子村商量联合开发旅游观光产业来的,河岔子乡党委对此非常重视,态度很积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表扬,基本达成了联合开发百丈崖旅游观光景点的协议。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河岔子村是乡政府所在地,交通相对便利,据说市公交车还准备通到这里,这对大石岗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在来河岔子村商量工作期间,李向阳也没忘记他停在河岔子村的那辆汽车,这是他的心肝宝贝。他清理了车上的尘土,又打着火给车充了电,那个精神头,俨然像个年轻人。此时此刻,他坐上自己的汽车,想起来马上就要和家人团聚了,心情还真有点小激动,特别是老伴和那小孙子,最让他挂念和放心不下。

李向阳开着车,脑子里回忆着两个多月来,在大石岗村的所见所闻,以及今后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心里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就是这样一种性格的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从来没有退缩过,这也注定大石岗的精准扶贫工作,一定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7 .会战头道沟

李向阳回到大石岗村已有些日子了,那五百棵由市园林局捐助的果树苗,经过全村男女老少的共同努力,已顺利运上山,并种植完毕,现已进入维护阶段。这一次,大石岗动员了五个自然村的劳力,总共六十多号人参战,工作要比预想的顺利。当李向阳站在大石岗的山头上,望着半山腰全村男女老少运送果苗的情景,以及头道沟热火朝天的会战场面时,心情感慨万千。特别是当他看到村里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迈着颤巍巍脚步与乡亲们一起奋战在田间地头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心里热乎乎的,山里人那憨厚朴实,吃苦耐劳的精神,又一次震撼到了他。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几天来,天一直阴沉沉的,风也比先前凉了许多,大石岗的冬天似乎比山外要早一些。此时此刻,村委会破旧的办公室里,座无虚席,烟雾缭绕,那张只剩下三条腿的连椅上坐满了人,不停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村支书王水成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那张破旧不堪的罗圈椅上,一根接一根抽着烟,心乱如麻,千头万绪,异常焦虑。马上就要入冬了,刚刚栽上的果树苗能不能有效存活下来,如果成活率不高,乡亲们会有什么看法,能不能打退堂鼓,接下来李书记的工作又将如何开展?这一个接一个的未知,让他的眉头又一次紧锁在了一起。

今天,又是大石岗村召开村委会的日子,原本就昏暗的屋子,此刻,显得更加沉闷。“大家静一静,我来说两句,这几天,大伙一直担心果苗能不能安全过冬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果苗来之不易。不过,以我多年植树的经验来看,这批果苗成活应该没问题,头道沟独特的地里位置,和自然环境很适合果树生长,请大家尽管放心,只要把预防病虫害工作做好,我敢保证成活率在九成以上没问题”。新上任的村主任张福来是个性情中人,说话直言快语,豪爽的性格深得乡亲们拥戴,他的这番话让在坐的各位心里踏实了许多。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张福来在大石岗是个很能干,并且很有威望的人。这些年,由于在外做生意收益不错,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没少帮忙,乡亲们都称他为活菩萨。此番,听说市里搞扶贫,要改变大石岗村的贫困面貌,他很兴奋,主动请缨,回乡当了村主任,要为改变家乡面貌尽一份力量。在村民大会上,他为大石岗村捐赠二十万元扶贫款的善举,以及他那慷慨激昂,发自肺腑的话语,让乡亲们非常感动。而实际上,他的父母和兄弟至今还住在几间破房子里,生活也不太富裕。

李向阳坐在一旁,听着村主任那令人振奋的发言,以及大伙儿对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积极态度,心里渐渐有了底气。这是他到大石岗村以来,看到的又一次激动人心的场面,村干部积极务实的态度,以及群众火一般的热情,让他那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在这次村委会上,作为第一书记的李向阳又一次重申了发展观光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并对下一步重修驴见愁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8. 决战驴见愁

驴见愁是大石岗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虽然村里祖祖辈辈不断对这条路进行修缮,可由于山势陡峭,地质情况复杂,仍有几处地段无法安全通行,这也是驴见愁名字的来历。这次大石岗村动员决战驴见愁,就是对这几处陡峭的山路,彻底进行改造,利用石头台阶和护栏,确保通行安全。话是这样说,可要想在这几处陡峭的山路上凿出相对平坦的台阶来,谈何容易。

李向阳来到大石岗的几个月里,每当他走到驴见愁这个地方,就好像一块儿巨石堵在心头,不知不觉中,这里已经成了他的一块儿心病。然而,回想起大石岗村乡亲们那战天斗地的精神,这些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这天,李向阳和村支书王水成,以及村主任张福来一行八人,又一次来到这里,将一面写着“大石岗村突击队”的红旗插在了驴见愁的山顶上。至此,决战驴见愁的战斗,在冽冽寒风中打响了。

在山圪梁的那边【原创小说】

这年冬天,大石岗比往年显得格外寒冷,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然而,驴见愁工地上,全村男女老少战天斗地的热情,却让李向阳心头始终暖烘烘的。再有几天就是春节了,可工地上没有一个人提起过年的事,他望着乡亲们不知疲倦,一直战斗在驴见愁工地上的情景,心里非常感动。特别是第三自然村特困户朱照军,老婆去世后,一个人领着不满六岁的孩子在外打工,听说村里要改造驴见愁,他连夜赶回家,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突击队,并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二十几天,得到乡亲们的一致称赞。更让人感动的是村里几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自发成立了后勤保障队,担当起送水送饭的任务,望着他们迈着颤巍巍的脚步,走走停停,一直奔走在村子与工地之间的情景时,内心无比感动,也给乡亲们增添了无穷的干劲。

大石岗村手机信号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还是时有时无,不太正常。李向阳这几天断断续续接了家里好几个电话,大概意思是问问他过年啥时候回家,让他注意身体之类的话,小孙子在电话那头一声接一声的叫爷爷,让他心头发酸,眼睛湿润。他理解老伴的心情,也很想念她们,可大石岗村的工作刚刚有了眉目,群众的热情正在高处,自己怎能丢下他们!

这天晚上,李向阳在大石岗驴见愁工地上,望着满天繁星,心情感慨万千,他抬了抬酸沉的臂膀,瞅着地上自己那渐渐消瘦的身影,心情更是百感交集,他走回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躺在冰凉的木板床上,又一次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