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似赢得了全部,却又输得一无所有
2020-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in可爱文化研究
“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苇草”、“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是万事万物的中心,是世界之轴”……
人类之伟大岂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
然而,这些所有天赋的伟大都与我们的头脑、灵魂有关。当我们放弃思考、把自己的主动权交出去的时候,当我们自我贬低、抛弃尊严的时候,我们便与一切与人有关的赞美无缘了。
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交易、用是否亏损来衡量付出就是将自己的头脑和灵魂交给资本的行为,尽管有时候可能没有实在“魔鬼”勒索你、与你交易,但很多时候自己就是自己的魔鬼。这也是为什么孟子说“慎独”,独守守心。
那么,为什么说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交易、用是否亏损来衡量付出是对人自身的降格呢?
一方面,交易发生在商品之间,一件事物只有经过抽象的物化过程,才能进行等价交换。例如,一件手工桌子和一个雕塑,如果没有进行抽象的物化,我们怎么能计算一个手工桌子可以换多少个雕塑?而将这些物品抽象化为价格,我们就能对二者的价值进行衡量。这是一个具体劳动转变为抽象劳动的过程。
然而,资本却能够神奇的将人宰制,把人的价值物化,从而将人及其所有的人性与尊严一并当做商品出售。
另一方面,除却外在力量施压在,人会经受不住诱惑,自己将自己物化。把所有的美德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这些人看似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但却是通过对自身人格的打折来获得的,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不过如此吧。用一句《甄嬛传》里的话来说,就是“她看似赢得了全部,却又输得一无所有”。
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出现大量的拜金女、软饭男正是因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