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消失的她》,说说女生保命大法
看了《消失的她》,看完觉得比传说的差劲很多,感觉陈思诚越来越偷工减料了。一个简单俗气的故事被讲得故弄玄虚云山雾罩,好像特别高大上。明明就是一条蛇,偏要画太多脚上去,让人以为是条蜈蚣。
之所以这电影会这么火,无非是因为迎合了当下年轻人中盛行的恐婚情节。
不结婚,你可能在家里,在酒吧里,在KTV里,在夜店里。结了婚,你就可能在冰箱里,在墙里, 在化粪池里,在下水道里,在河里、山里、海里,绞肉机里……
这句话总结了近几年一些著名的杀妻案件,然后简单粗暴归罪于“结婚”这件事儿。《消失的她》这个时间拍出来哗众取宠,明摆着是为了蹭热点。
不少专家跳出来批判这电影,面对日益低迷的结婚率和生育率,还要特地来火上浇油。
其实有关杀妻的电影很多,从美国的《煤气灯下》到香港的《天水围的夜与雾》,各种类型都有,且绝大多数都比《消失的我》拍得有水准,可也没听说哪个女人因为这些电影恐婚。
虽然我不喜欢这电影,但只是觉得其叙事水平低,可视性差,并不觉得这电影需要为恐婚风潮负责,婚育率的减少其实是生产力发展的正常结果,非人力可以阻止。
生产力水平低的时代,人们不得不抱团求生。越是人口多的大家族,越是家大业大。农耕时代,壮劳力才能创造更多生产价值,所以女性需要依附男性生活,社会地位自然也低,她们除了结婚,也没有别的选择。她们最重要的社会价值就是生育,所以,能否多生男孩就成为评判女性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孩子和母亲都需要有人养,所以私生子难以存活,女人必须要结婚,才能生孩子,从而实现她的自我价值。
那时人们也崇尚多子,因为医疗条件差,孩子夭折和产妇死亡的情况很多,所以必须多生才能减轻断子绝孙的风险。而且,一个家族中只要能出一两个有出息的子弟,就能带动大家集体鸡犬升天。所以,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和势力的男性,都要妻妾成群,因为他们有能力养活多个女性,大户人家的仆人也多,奢华舒适的生活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劳动力来维持。所以整个社会就是女性依附男性,多数弱者依附少数强者的结构。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对壮劳力的需求日趋减少,依靠脑力劳动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男性在创造社会价值上的优势渐渐变得不那么明显了,越来越多女性走向社会,拥有独立的谋生能力。科技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众多亲人凑在一起生活,变得没有必要,人们更看重私人空间和个人享受。所以,家庭变得越来越小。
医疗水平提升了,生孩子不再是危险的事情,但是养育的成本日益攀升,对于拥有自己事业的女性来说,生孩子不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唯一手段,反而可能成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阻碍。她们希望男性更多分担家务和育儿的职责,可是千百年来习惯了主外不主内的男性自然不愿接受这突然增加的负担。孩子影响了父母享受人生和充实自我,所以少生甚至不生,成为很多夫妻自然而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解放也带来了思想和个性的解放。常言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可是在今天,即便是只有一男一女,很多时候也会彼此容不下对方。血缘至亲都可能成为利益争夺者,何况是毫无血缘的外人?
社会变化快,两个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以前情意相投的两个人,现在可能彼此看不顺眼乃至势同水火,不得不分开。爱情的保质期本来就短暂,那些单纯为爱结合的人,在现实的婚姻中如果不能彼此不断调适和容让,迟早会被生活磨砺到同床异梦形同陌路。
但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没有人告诉我们,只有爱情的婚姻是走不长远的。我们的婚恋观中,有关爱情的部分被过度强调,以至于人人以为有了爱情就必须要结婚。其实生活中,遇到一个可以结婚的人,比遇到一个能让你爱上的人,可难多了。
不想结婚的恋爱,就是耍流氓。这话有一定道理。那么,你是应该一旦爱上一个人就必须跟对方结婚,还是应该控制泛滥的情感,只跟彼此能承担婚姻责任的人恋爱呢?这两者没有对错,但是就普通人来说,显然后者更为经济适用。除非你像泰勒和默多克一样有钱有魅力且经得起折腾。
说回到《消失的她》,这个电影剧本的灵感显然来自近年来的杀妻案件。这些案件,无论是冰柜藏尸还是推下悬崖,或者是碎尸冲进下水道等等,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妻子比丈夫有钱,二是妻子当初都是嫁给了爱情。
其实结婚这件事就是一种经济利益和个人生活的绑定,这本身对女性而言,风险就比较大。通常女性找结婚对象,要么是体力比她强,要么是智力比她强,或者两者都是,很少有女人会爱上体能智能都不如自己的男人。
那么问题来了,和一个体能智能都足以碾压你的人生活在一起,如果他跟你一条心,倒还好说,万一哪天他变心了,而他的人性/道德又经不起考验呢?财产损失和家暴受伤都要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
杀妻案件自古以来就比杀夫的更多,主要是因为男性体能和行动力都优于女性。女性通常比男子口才好,更乐于用言语打击对方,既然骂人可以宣泄怒气,况且丈夫又是家里顶梁柱,那么杀夫就没有那么大的必要了。只是那时话语权都掌握在男子手里,所以潘金莲谋杀亲夫的故事才会广为传诵(虽然纯属虚构)。
现代社会中杀妻的并不仅限于妻富夫贫的情况,如果妻子妨碍了丈夫另结新欢,或者是丈夫想要强制留住妻子未遂,甚至只是妻子吵架太咄咄逼人,都可能引动丈夫的杀机。
只不过普通的男强女弱婚姻中的杀妻,并不会引起人们太多惊讶和关注,除非是手段特别触目惊心的。
近期曝出的几次恶性案件,大多是妻富夫贫的情况,感觉做妻子的明明本来是占据优势的一方,结果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有的是岳父提拔了凤凰男才子姑爷,结果人家为了另寻新欢而用医学技术杀妻;有的是落魄丈夫企图借妻子房子拆迁的机会获取更多利益未遂,就把对方掐死碎尸冲进下水道;也有的是为了霸占富婆老婆的财产而在国外旅游时将怀孕的她推下悬崖……
于是,富养女儿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被拎出来,大家纷纷强调一定要从小就给女儿最好的条件,给她见世面的机会,她见过好男人,就不会被人渣迷惑了。
也有人强调要用培养继承人的方式来培养富家女儿,让她们杜绝依靠男人生活的想法,至于穷家女则无所谓了,反正也不会有男人来谋财害命。
其实,如我前边说的,杀妻的情况并不只限于某个阶层,所以保命这事儿是每个女性都需要修习的。
保命大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灵的强韧,二是对外部环境的清醒。
真正的富养不是物质,而是心灵的富养。三星集团长公主李富真,不可能物质匮乏、没见过世面吧?可照样会爱上渣男。事实上,很多富家女的问题在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富裕人家的家长往往都忙于赚钱,无暇陪伴女儿,所以富家女心底缺乏爱和温暖,也不懂得该如何与异性相处。
再有,富裕人家往往子女较多,传统思想上容易重男轻女,从而忽视对女儿的关爱和栽培,导致女儿缺乏社会常识和自信自尊,也渴望鼓励和关心,一旦遇到一个满嘴甜言蜜语的,就以为是真爱降临了。她们之所以选择渣男,并不是因为她们遇不到好男人,而是因为好男人不会那样处心积虑地讨好她们,向她们心里的饥渴黑洞源源不绝供给情绪价值。
这种女生就好像渴望甜蜜的小孩,愿意花掉手里所有钱去购买糖果,完全意识不到世界上还有比糖果更值得购买和珍惜的东西,更不会明白,过多的糖是不健康的。
太多的言情小说和影视剧让缺爱的女生渴望舔狗的追求,她们不能明白,在重男轻女观念的国家长大的男生,很少有人甘心做舔狗,如果偶有遇到,那必然是所图甚大,非一般女性给得起的。
只有当女生不那么看重情绪价值了,她才可能更为客观地评价身边的追求者。
再有就是,女性要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清醒,她应该明白,她能否过好这一生,与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没有必然联系。
对于家境一般、能力一般的女性来说,结婚是一种彼此协作的生活方式,因为有了协作互补和分工,使得两个人的综合生存成本降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这才是结婚的前提。
当然,有了这个前提也未必要结婚,还需要有彼此信任和欣赏,最好还能有爱情,如果实在没有爱情,那么至少要有高于普通朋友的友谊,有了这个基础,才可能培养出爱情,就算实在培养不出,日后遇到了真爱要拆伙重新组合时,也能彼此留些情分,不至于撕得太难看。那种完全凭爱情(荷尔蒙冲动)而结合的婚姻,一旦爱情消失,结局往往比较惨烈。
而那些家境和能力都很差的女生,如果个人没有努力的机会和意愿,那么婚姻就是她们唯一的选择,是她们的人生必答题。索要高额彩礼的通常也是她们,因为这是她们一生中唯一的挣大钱机会了。通常在婚姻中受到婆家虐待和家暴的也是她们,她们才是婚姻中真正的高危群体,不过她们的悲惨故事通常不会广为流传和关注,跑去电影院看《消失的她》的女生,也多半不属于这个群体。能救她们的大概只有张桂梅了。
至于那些家境好或者能力强的女生,结婚就显得没那么大的必要。雌性习惯于慕强,但是比她们更强的男人已经少之又少且大多有了对象。况且物质带来的安全感,她们可以自给自足。
“面包我自己有,你给我爱情就好。”那么爱情难道只有结了婚才能给吗?显然不是。婚姻跟爱情,没有必然联系,真正的爱情,也不在那一张纸上。
没有婚姻,相爱的两个人也可以同居、生娃、彼此照顾,爱情不必用婚姻来维系,婚姻也无法给爱情提供保障。
这种女生如果要结婚,只应该是为了爱情之外的好处,比如两家资产的组合,或者双方彼此助力事业成就等等。如果这些都不是,那这个婚结得就没有必要。
当然,即便是没有必要的婚,也还是有很多女性选择结。我见过一些自身魅力自信不足的女生,不惜以优渥家境来吸引男方与自己结婚;也有不少本身赚钱能力很强的女性,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容忍渣男老公的恶行,甚至帮对方养婆家和情妇。其实她们并不是底层女性,完全可以离开男人,自己过潇洒自在的日子,但她们不敢这样。
她们并没有嫁给爱情,只是陷入了“女性不能独自生活”的传统观念,而这种观念并非天生,而是她们的长辈和社会强加给她们的。虽然她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但她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二百年前。与外部环境不匹配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才是得不到幸福的根源。
在出轨、离婚和杀死配偶这些事情上,男性通常比女性行动力更强,因为男孩才是从小被富养的那一个,他们知道,爱自己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女生择偶时如果发现,自己除了物质,在其他硬件条件上,并不比男方触手可及的其他女性更为优秀更有竞争力,确切说,男方看重的可能是她的身外之物,那她就该谨慎考虑这桩婚事的收益和风险比。
但是多数女生会发现,她理想中各方面条件都优秀的对象,现实中很难遇到,遇到了,对方也另有所爱,所以她不得不“下嫁”,确切说,如果她不想对颜值、情趣等方面做出让步,那么就不得不考虑与一个家境和能力都不够好的男人相爱。
在这种情况下,结婚需要慎之又慎。如果实在舍不得他,可以采取同居加付费的方式,俩人过着事实夫妻的生活,甚至可以生养孩子,只是没有婚书约束。因为女方经济条件好,所以承担大部分生活用度,同时可以单方面送礼物给男生。所以男生在这段关系中并不吃亏,只是得不到财产继承权,当不上寿险受益人。
但是,很多男人又当又立,想吃软饭又不想被人说“包养”,而女方又实在想留住这男人,那么此时,婚前财产公证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如果男人连这个都不能接受,你确实可以高度怀疑他的诚意了。因为对方可能期待的就是你“人没了,钱还在”的状态。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女生不要以做纯洁小公主为人生理想,一定要不惮以最坏的情况来揣摩人心。即便千算万算,也难免可能碰到蔡天凤前夫那种软饭不如意就掀桌子的货色,还有那些有不良嗜好(黄赌毒家暴等)的男人,一旦发现,马上有多远跑多远,无论是丈夫也好,情人也好,想好了分手,当断则断,下次见面都由律师代言,千万别浪费时间再入险境(像《消失的她》里的李木子那样)。
婚姻中的人间烟火,是快乐热闹伴随着风险和伤害,就连白素贞也要修炼千年后才敢以身相试,最后还被镇压塔下,等着考中状元的儿子去祭祀。早知如此,白娘娘就该去夫留子。
一个人的生活虽然略嫌寂寞,但只要你有家底、有能力、会安排,依然可以活成一个碧海青天舒广袖的嫦娥。嫦娥是万民仰慕几千年的女神,却唯独不是她丈夫的女神,而且关键是,做女神这个事儿,也是她自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