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阅读的几点思考

2020-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那年夏天的向日葵

    一、关于阅读整体思考

    我一直都觉得阅读一本书就像是在跟作者的内心世界做交流,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语文的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的应该考虑到为孩子们现在甚至以后的生活做准备,比如如何与他人相处、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尤其是在提倡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时代,而终身学习的一大基础就是学会阅读,所以语文老师都应该有大格局,语文学科已经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了,而是一门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终身性、综合性、生活化的门类。

    根据语文课标的相关规定,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是具有启蒙性和系列性,主要是从识字、词到句、到段、到篇。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内容都需要循序渐进。所以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最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对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学会利用工具书,学会边读边思考,弄清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深入思考,透过文字悟出作者的真正的写作意图或者目的。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书中提到阅读是一个遵循着一定的循环历程,周而复始,首先是要选书,鼓励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选择并建立丰富的藏书。选择了书目之后,就要阅读了,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孩子,我们就要依循着孩子在阅读循环中的进展,随时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这时候就需要时间和不被打扰的环境。最后是回应,就是阅读过程中或者阅读结束后与同伴的分享,如果没有这一步,阅读也是非常乏味的。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阅读循环,但是在这其中,需要有能力的大人对儿童进行协助。

    对于班级阅读这方面有过很多想法,也有很多困惑,比如是共读一本书?还是各自读各自的呢?孩子们对什么书感兴趣?他们会不会读?会怎么去读?能读出什么样的感受?我可以提供什么样有效的帮助给他们?这些困惑让我无从下手,不过《温儒敏谈读书》中说到阅读首先要引发兴趣,不要太多功利性,过于目的明确和明白的阅读要求,反而会扼杀读书兴趣。想好了这一点,解决了目的性问题,就开始以培养兴趣和习惯为目的来进行。还有就是如果阅读量有限,阅读习惯没有培养好,可以首先考虑的是阅读输入,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后才能有效的输出。

    班级阅读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曾经尝试过课前的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时曾经读过《声律启蒙》,尝试过课前给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三年级的时候读过《怪物雅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从这些尝试中我发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是很浓厚的,只是缺乏有阅读经验的大人的指导,再有这些尝试都比较占用课上的时间,会挤占教学时间,在思考这样做是否会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于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在学校,还在于家庭。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孩子们可以随时找到他们需要或者想看的书,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的拿到他们想读的书。

    在学校里,最重要的读书榜样是老师和爱读书的同学,这可以说是阅读环境中的软环境,最重要的藏书资源是校图书馆的藏书,还可以让孩子们从家里带自己的书,毕竟图书馆的藏书是有限的,也不一定是孩子们想读的书。说到榜样老师们应该要做好表率作用,制作自己的读书清单,多写一些读书心得等,可以把自己的读书心得等分享给孩子们,这样可以给孩子们做好榜样,我的建议是进行主题分类阅读,比如教育教学类主题的阅读,有一些教育大家的书都值得阅读,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老师的书籍也是值得阅读的,可以对教育教学有帮助;心理学类的阅读,一些了解儿童心理的书籍,都有利于我们去更好的了解学生;儿童文学作品类的阅读,现在的儿童读物多如牛毛,我们需要进行鉴别,老师要去多读,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另外,教室里的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班级孩子的特点来布置,这是最简单的阅读氛围硬环境的创设,比如图书角,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班级内开辟出阅读区。

    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好榜样,必须要先放下手机多阅读,在家里布置一些阅读的环境,比如开辟出专门的阅读角,而且小学阶段孩子是从听读到自主阅读慢慢过渡的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时候,更倡导的是亲子阅读,孩子和家长相互读给彼此,还可以相互讨论,这些都有利于家庭阅读氛围的培养,更有利于孩子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的养成。在《朗读手册》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可见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种下的,然后在学校或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延展开。

    三、关于阅读内容

    1、关于国学经典阅读

    我的整个六年的规划有个初步的设想,分两条线:一条是国学经典,一条是现代文阅读。国学经典主要以诵读为主,内容我选取的是:一年级《三字经》或《千字文》,这些在古代都是启蒙经典,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涉及天文、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也是结合一二年级以识字教学为目的,以及大声诵读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这一理论,通过诵读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增加识字量,可以利用早读或者课前5分钟诵读来进行;二年级《声律启蒙》或《笠翁对韵》,二年级的时候有试验过,直接读有困难,有些字比较难,不过如果有一年级的诵读基础的话,应该会好一点。在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时候,可以增加成语教学,主要是通过成语接龙的方式,增强理解能力,推荐韩兴娥老师的《成语接龙》教材,具体怎么使用,还需要去实践摸索。三年级及以上可以选取《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孟子》这本书古文偏长,所以放在最后,而《论语》是对话形式的,孩子们比较好接受,《大学》和《中庸》篇幅较短,只有千余字,可以放在论语之后学习。这是中高年级的国学安排。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仅仅是诵读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需要老师挖掘这些经典背后蕴含的故事,如果结合现代社会问题来引入,再结合古人的做法及相关的故事,进行讲解或讨论,我感觉效果会更好。中高年级的诵读主要以早读或者课前5分钟。讲解或讨论可以利用阅读课进行。还有就是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历史发展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学习的,也是必须知道的,目前市面上这样的读物也有很多,需要精挑细选,我个人比较喜欢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太喜欢历史了》这个系列,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阅读。

    2、关于优秀的现代文作品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另外一条线,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二年级以绘本和桥梁书为主,可以适当配合童谣朗读。绘本是这个阶段最好的阅读素材,可以开发一些经典绘本的阅读课程,这样实现师生共读,把阅读课真正利用起来,当然也要给孩子们提供自读时间,毕竟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都是不一样的。关于桥梁书是一种过渡读物,从幼儿过渡到中高年级阅读的一种读物,这类书介于绘本和纯文字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它具有针对儿童不同阅读水平的指向性,主题是比较贴近儿童生活的经验,最后由绘本的亲子共读过渡到儿童的“独立阅读”,这些书可以推荐给孩子们尝试进行半自读。三四年级应该是阅读兴趣最浓的时候,更是思维力转变的重要时候,经过一二年级的积累,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目了,不乏有很多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值得阅读,更有许多人物传记,不仅仅是像居里夫人这类的书籍,还有很多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的人物传记,比如乔丹、《哈利波特》作者的传记、钟南山、袁隆平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们的内心种下一颗种子,树立良好的三观,更加渴望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眼界也会更开阔。经过三四年级的广泛阅读,五六年级就可以尝试更深入的文学阅读,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还有一些优秀的成人书也可以引进来,比如东野奎吾的《解忧杂货店》,当然这需要老师们谨慎的推荐和帮助了。阅读也是要与时俱进的,也不能总是读一些过去的作品,可以节选阅读,也可以整本书阅读。

    以上涉及到的都是一些整本书的读物,其实也有很多优秀的儿童刊物也可以拿来读,作为孩子们阅读的调味品,很适合。

    四、关于阅读的输出问题。

    结合语文课标及统编版教材每个年级的策略单元学习,我们在指导阅读过程中可以实践统编版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的方法,还可以尝试很多种其他的方法。刚开始的大量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开始考虑输出的过程。

    1、比较简单且容易坚持的一种静态的输出就是坚持记读书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圈划、勾划一些喜欢的词句,也可以在文章中做批注等。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留下一些简单的记录,就能够帮助我们对书中的情节有更深刻印象和记忆。读书笔记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单纯的记录书中的内容,比如优美的句子、词语等,一种是对书中描写、情节等的随想和感悟的记录,读书过程中应该会有所思考,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这是一种阅读的乐趣,当我们回头再翻阅这些读书笔记时,不仅仅是记录了阅读过的书目,更多的展现了阅读时的心情。而这种阅读记录也是老师或者家长掌握孩子们阅读状况的一种方式。

    2、一个是读书交流会,利用课上的时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或者分享会,比如“推荐一本我读过的书”或者“当我读到时,我想到”等,想法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或者老师的帮助下自行准备ppt,然后进行推荐,通过相互的讨论、交流才能真正让孩子们明白自己对一本书的看法,有些讨论能引导孩子们做更深入细致的思考,让孩子们有机会审视这本书到底带给了他什么,更进一步使他明白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

    3、一个是输出就是阅读过程中可以画一些思维导图,比如读人物传记可以将人物的大事记做一个时间轴图,或者在阅读人物较多的故事时可以边读边画出人物关系图等,这些都有赖于思维导图这种工具。

    4、还有一些读书的游戏可以跟孩子们一起进行。比如“我是主角”,让孩子们用表演的形式将对故事或者对故事的理解呈现出来;“我是小记者”,让孩子们作为记者来采访故事里的主人公;还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给故事书设计封面和插图,等等。

    关于阅读,不是说说就行的事,而是必须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关于阅读内容及阅读方法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种理想状态的设想,并没有进行过实践的考验,不够成熟,也不成系统,还需要完善,目前所带学生有限,对每个阶段的学生特点、阅读的偏好、阅读能力还不太了解,而且每个阶段也会有所不同,还需要平时积累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