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不能盲目谦让
早上,送女儿上学,在路边侧方停车,先与前车基本平行再往车位里倒车。突然发现,后面有辆车也要一头扎进停车位。这种抢车位现象实在不厚道,但也比较常见。
在以前,遇到抢车位的我就会主动放弃,再去找下一个。有时会很快找到车位,也有在附近转一两圈才能停好车。
今天又遇到这种情况,我决定不再让车位给那个没有礼貌的陌生人。我把车横在那里开启双闪不走了,他也进不了车位,大概僵持有两分钟,后面那辆车打开左转向灯开车到别的地方找车位去了。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都是你主动让车位给别人的,这次怎么不让了。”女儿疑惑的问。
“这种利己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一味的谦让会滋生更多的不良风气”我说。
“那你经常给我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你自己却不做谦让的事”女儿疑惑的说。
女儿的困惑让我陷入了沉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发现孔融让梨不是简单的“让”的事。孔融让梨是有道德经“不争”的智慧在里面,不争,让对方就不会对你产生敌意,先做到和平共处,再按计划达到目的。实际上,“让”或“不争”只是手段而已。
也许,让孔融兄弟们分梨、吃梨,是家长考察他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孔融让梨展现了他的大智慧、大格局,在得到了长辈的认可后,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梨或其他资源。另外,孔融让梨的故事传承了两千年名垂史册,可谓是让孔融及孔氏家族名利双收。
从表面看,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我们做一个谦谦君子,以和为贵。深层意义说,我们要领会“让”的处事智慧,不断精进自己。
如果单纯的谦虚,盲目的礼让,总感觉自己吃了亏,应该得到的却被别人“抢”走了。比如,在单位评优评先时要么不提交评优申请。要么,自己总是先谦虚的说,我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还需要学习提升。后来,某某被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看到这个结果,心里有点酸酸的感觉。
所以,我们在平时既要低调做人,又要积极提升综合能力,机会出现后更要主动抓住机会,一旦错过了就会留下遗憾。
由此看来,我们在读书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辨别标准,特别是在读历史故事时,要多读不同版本的同名书籍,把不同注解对比理解融汇贯通,真正把书本知识、历史经验变成自己成长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