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你该做什么?
这辈子,你该做什么?
恐惧感是错误观念的温床,我们期盼一生能够有所作为,没有虚度年华。可是这辈子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3页
我实在不希望像有些人一样,到死都没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我真希望知道自己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也不想像村子里的同龄人一样,年纪轻轻就娶妻生子,买车买房,重复着一眼就能看到死的生活。可是尝试很多事情又害怕是浪费金钱和时间,不尝试重复乏味的生活又不甘心。
难道你找到热情之前,全都是虚度年华吗?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至少努力尝试了,至少比同村子的小伙伴折腾的次数多、经历更丰富。
听人说美团送外卖的月工资最高的有一万,如果我选择这份工作,很明显是为了钱,而不是自己的兴趣。如果我一直做这份工作,最后会如何呢?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为了钱放弃自己的兴趣,那你还是你吗?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29页
告诉他们,思考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并不是一件俗不可耐的事情。告诉他们,要素他们对这个问题不理不睬,现实总有一天会反咬他们一口,就像你那时的境遇一样。
我这一生要做什么?像同龄人一样结婚生子,按揭买车买房,做着自己讨厌的工作只是因为养家糊口的压力,这是我想要的吗?父母说:“如果你不结婚生子,我们家不就绝了吗?”是的,可是我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自己的主张。我要终身阅读,写很多书,这是我看重的。我并不在乎所谓的断子绝孙,或者说我喜欢阅读、写作并不一定就没有女孩子愿意嫁给我。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31页
这个世界本来一切就很圆满,你所需要的仅是感恩而已。
我感觉感恩和抱怨的区别是:抱怨让你把焦点放到社会、别人、环境的不好上面,感恩会让你把焦点聚焦在付出贡献分享上。抱怨让人讨厌你,感恩让别人都喜欢你,感恩和抱怨哪个会对你的成功有帮助呢?
非常喜欢台湾画家谢坤山的《我行,我一定行》
如果你失去了一只眼睛会不会哭泣?
如果你失去了一条腿会不会伤心?
如果你失去了两只胳膊会不会痛不欲生?
要是你同时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两只胳膊,你还活的下去吗?
为什么一个这么不幸的人会活得这么自信,这么成功?
因为在人生的顺逆中,我从来不想自己失去了什么,我只想自己还拥有什么?
我相信,我行,我一定行。
虽然不知道行到什么程度,
但至少我已经有了开始的决心。
我甚至做了一块匾挂在老家大门上方,上书:感恩宽恕方幸福。我认为所谓幸福并不是你有多少妻妾、孩子、资产、公司……幸福就是你愿意把感恩和宽恕当作自己的人生指南针。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40页
当庸俗的现实正准备要钳制住他们时,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当庸俗的现实准备束缚住你的时候,你真的愿意束手就擒吗?即便你不甘心被庸俗的现实束缚,可是你用什么来对抗庸俗的现实呢?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47页
成长需要许多尝试才能达成。
在你找到自己的热情之前,你的努力都是虚度年华吗?不是。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是一种反馈和提醒,提醒你调整自己的方法,当你尝试的足够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适合的事情,擅长的事情。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51页
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还具有潜能这个事实,因为那暗示着人们将担负实现这些潜能的责任。
其实所有的一事无成不过是一懒二拖不读书而已,懒得读书,懒得写读书笔记,懒得把一本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而中国每年新版图书二十多万种,别人在飞速进步,你在原地退步。胡适说:“每天读10页有用的书,30年读11万页,11万页可以让你变成学者了。”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79页
不要被那些总是知道自己人生道路的特例所干扰。人们常常羡慕这些人,似乎觉得他们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实际上,这些人也曾几经风雨。
成功的人也不可能是从不失败,甚至是长期失败中慢慢摸索,不断尝试,最后才成功的。乔布斯、比尔盖茨、爱迪生……几乎每个名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一辈子事事如意。人们总是觉得失败是可耻的,可是却忽略了失败才是生活中的常态。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此路不可行。大部分人都是挣扎之后才做正确的事情,毕竟,犹豫不决是人之常情。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100页
如果不能生活在一个你可以自由决定自己成为什么人的地方,那么要自由干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能有机会定义自己是个怎样的人,那么要自由又有什么意义?
大部分人总是让父母、社会定义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来没有自己的主张,他们随波逐浪,然后抱怨社会,忽然想起了肯尼迪的话:“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问国家做了什么?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111页
如果你培养自己的个性——之后,没错,你的运气才会真的好起来,你才能成功。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个性好呢?我觉得是拥有敢于被讨厌的勇气。
34岁的编剧格拉汉姆摩尔的获奖致辞是:“当我16岁的时候,我企图自杀,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奇怪,很另类。而今我站在这里,是想借此机会跟那些同样也认为自己奇怪而另类的、不能适应周围环境的孩子说,请保持你的奇怪、你的另类,当你成功的时候,请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下一个这样的人。”
我也是我们公司三百多保安中的另类,别人下班了打麻将、打游戏、看偶像剧、喝酒、嫖娼,而我每天读一本书,每天写写画画,很多人说:“有什么用?当年我也喜欢看书,现在不看了。”我在心里想:“那很可能是你已经被庸俗的现实打败了。”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150页
年届40,他觉得现在改行已经太晚了,可年龄的问题也只是表面上的问题,事实是这份工作已经塑造了他的性格,在工作中他学会了推托躲闪,不断编织白色谎言和掩盖疏漏错误……
我小时候问爸爸:“你为什么不学垒墙做师傅,而总是做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搬砖头呢?”他回答:“人过40不学艺。”这真是奇葩的回答,他今年60岁了,还是每天搬砖头、搅拌石灰水泥。我妈让他去舅舅的建筑队一天90块,他不去,他干活的建筑队才60块,他说回家吃饭太麻烦。回家吃饭嫌麻烦,学东西嫌麻烦,所以只能一辈子做没有技术含量,没有高附加价值的事情,所以只能一辈子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193页
“这辈子,我该做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则能保护你自己不被塑造成一个你不想做的人。
真的是这样,如果我不回答这个问题,我可能现在正在送快递、送外卖(所谓的多挣钱)
可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拿高工资是在抵押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因为没有时间阅读、思考、写作。八小时工作是对生活让步,为的是养活自己,如果一天工作12个小时,人生就彻底报废了。到60岁我还想做这种送外卖所谓高工资的工作吗?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240页
我不知道究竟有没有正确的答案,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事后看来显然是错误的决定……
很少有人能够在不失误的情况下走对路。长时间脱离正规是正常的。
不要用现在自己的思想去评价自己过去的行为,因为那是不公平的,你要相信当时你已经做了最恰当的决定。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256页
“我在哪里?”
“我想去哪里?”
“我要怎么去?”
我在哪里?我现在做保安。我想去哪里?我想成为作家。我要怎么去?利用每天下班的5个小时业余时间阅读、写作。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283页
一步一个脚印,人生的路途就是这么简单。我常常希望自己能加速前进,可现实却不一定能实现。直到后来自己才发现,这样的等待是值得的。
一步一个脚印,这就是朴素的真理,这就是成功的秘诀,过去我每天强迫自己每天读完一本书,写完一篇文章,现在我意识到了,每天写一点,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下册》8页
提出错误的问题就会得到错误的答案。利拉德苏扎在停止提出“什么事才会让我感到快乐”这个问题,转而询问“我可以怎么样奉献我的人生”时,才会觉得有成就感。
成功就是把焦点聚焦在我可以付出什么,而不是把焦点聚焦在我可以得到什么上。当你把焦点聚焦在我可以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大家都知道你会先为别人着想,这样的人不成功是不可能的。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下册》26页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问题,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这或许是因为你不喜欢你自己给出的答案。
如果你不喜欢把一个问题摆在桌面上讨论、审视,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下册》90页
感觉不舒服是件好事。如果始终是舒服的,那么,你或多或少还会是原来的你。
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理论,舒适区是指活动和行为符合常规,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和行为的风险,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和习以为常的事情。
学习区是有一定挑战,感到难受,但不至于难以接受。
恐慌区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和知识,心里感觉特别不舒服,可能导致放弃学习。
对一个追求终身学习成长的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有一定挑战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后,“学习区”就逐渐变成“舒适区”,曾经的“恐慌区”逐渐变成了“学习区”。
你现在哪个区域呢?
你的感觉生活轻松,没有压力吗?你是否不想做出改变?那你可能是舒适区。
你是否感觉自己每天都过的很充实?是不是经常学习新东西?是不是觉得自己有成长和进步?那你可能在学习区。
你是不是感到压力很大,很疲惫,想放弃?那你可能在恐慌区。
人会不断进步是因为他花了较多时间在“学习区”做事情,他尝试新事物,探索新领域。
为什么人们觉得很难离开舒适区?因为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和焦虑。
舒适区让人没有创造力和生产力,因为没有挑战,所以得多且过。
如何拓宽舒适区呢?每天尝试做不同的事情,比如走路、跑步或者换条上班路线,换一家餐馆吃饭,换个口味菜系,和陌生人聊天。
用心流体验也可以解释,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在心流状态时不愿意被打扰,不喜欢被中断。心流是指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的忘我愉快的状态,而它的产生依赖于个人能能力与这个事件挑战难度的匹配。
心流理论在创建初期提出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低于他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他就会觉得太难了,感到焦虑;而如果能力高于这件事苏需要的能力,他又觉得太简单了,感到无聊。只有当能力刚刚与挑战难度相等时,人既不会感到焦虑,也不会感到无聊,才会产生心流。也就是说,人要产生心流,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这个事情应该对你来说不太难,又不太简单,刚刚好有那么一点挑战性,又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呢?就是在焦虑和无聊交界的地方做事情。
焦虑﹦不确定性﹢无力感,无聊﹦不断重复﹢没有意义。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下册》93页
写下成功法则,放下“一切为自己”的心态
我意识到,要想摆脱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自我,不要凡事只为自己,应该尽一己之力,尽量付出。
当你遇到困境时,就去帮助你能帮助的人,帮着帮着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豁然开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走入困境才怪呢!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下册》146页
你想知道自己的恐惧藏在何处吗?请告诉我你缺少什么就无法活在世上。
我觉得我缺少大的图书馆就无法活在世上,我无法忍受无聊,我喜欢学习新东西,我有好奇心,我做出的选择都是围绕着工作的附近有没有大的图书馆。
波布朗森《这辈子,你该做什么?下册》209页
也许我的故事能帮助有同样经历的人走出来。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故事、听故事?如果你通过听别人的故事,看别人的故事了解到外面有无数的可能在等着你,你还会心甘情愿的被困在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里吗?
故事会让你发现自己,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如果你发现很多和你一样经历、背景、学历的人都成功了,你就会相信自己也会成功。
1954年以前,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被科学界认为是不可能的,是人类能力的极限。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证明了科学家的结论——1英里4分2秒,4分1秒,但没有人能少于4分钟。
直到一个叫罗杰·班尼斯特的英国人出现。他说,4分钟内跑完是可能的,而且我要做给你们看。当时,班尼斯特还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医学博士。他是出色的跑者,但不是最好的。他最好的成绩是4分12秒。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但他坚持苦练,一直到了4分2秒。然后,和所有人一样,成绩一直没有提升了。这时候也有人告诉他:“你不可能再提升了,4分钟不可能过了,你的4分2秒已经是非常好了。”但他不肯放弃。他在脑海中无数次模拟以4分钟的时间跑完1英里的过程,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强大的成功信念。
到了1954年10月,班尼斯特在牛津以3分59秒的成绩打破了4分钟的神话。6周后,澳大利亚运动员以3分58秒刷新记录。同年共有37名运动员4分钟内跑完1英里。到了1955年,共有300多名打破这个记录。到了2006年最好记录是3分43秒。这就是故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