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别人”和人的三观
佛祖释迦摩尼说:“你眼中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真正的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真正的你”。
现代心理学也认可这样的说法,有位人士说:“因为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内心投影出来的镜子,才是你的人格阴影”。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人,一般可以考察他欣赏什么类型的人,综合他对于世事以及周围人事的中心议论与评判。反过来,人如果想要认识自我,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比如回忆自己欣赏什么类型的人,喜欢和哪些人接近,主要的三观是什么。
接下去看看人能否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难度有多大?
因为佛祖说过,“你眼中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所以人想要改变自己并不容易,因为一是人具有延续自己三观和为人处世行为的惯性和路径依赖,二是他眼中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他在改变自己之前,首先要克服惯性和路径依赖,其次需要通过他眼中的别人去间接地了解自己,其困难度还是蛮大的。
为了让改变不成为暂时的弹性变形,成为保持长久的塑性变形,那么人首先要从自己的三观改起。因为三观是一个人待人处事的底层逻辑和理论依据。
每个人在某一年龄段内,如果不是经过他以往未曾接触过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的启迪与激发的话,他对于宇宙、社会和包括自我在内的万事万物与人本身都有一种基本稳定的看法,这所谓基本稳定的看法合成他所谓的三观。
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他所持有的三观,必定是经过长期的,对于个人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利益的考量后得出的,属于比较定型的精神住宅。
所以如果需要将一个人错误或迷信的三观,置换成科学与正确的三观的话,他需要个人承担的拆迁成本是比较大的,并且当他付出成本后,不一定马上会落实搬迁到新居,也不是立竿见影地会得到拆迁补偿。
所以尽管将一个人含有错误与迷信的三观置换成科学与正确三观的远期收益十分可观,但是因为这仅仅是预期中的较为远期的收益,因此从人具有时间偏好这一共性来说,三观的置换对于成年人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没有当场贴现的话,他很有可能会固守着自己原有的三观。
但是如果当一个人具有明辨是非以及拥抱世间道义的需求,同时相信当三观通过置换或刷新后,他将获得可观的精神与物质方面收益,有助于增长个人幸福,那么这个人三观置换的动力会是比较强劲。
说到置换人的三观的方法,一是投入生活实践,二是读书。读书的目的就是让人接触先知发掘出来的人文科学与艺术宝库,从他们严肃思考后形成文字的经典思想中,识读关于宇宙、社会和人的运行规律,综合了解并掌握关于世界主观真相的、比较科学并且与能够指导生活实践的相对稳定的知识,用科学与实事求是的三观,置换过去带有各种迷信并且与实际相违背的三观。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脱离由陈旧知识和外部世界打造的信息茧房,三观不断置换与刷新的过程。而人的三观的置换与刷新,很少能够一蹴而就,更多的时候,它又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从否定到肯定,再从肯定到否定的,反反复复质疑与验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