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行简友广场

在诗词中还有古建筑的这么多学问!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22人  已弃3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建筑常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寄托之物。而寺、庙、祠、观、庵更是诗句中常有的意象。

在诗词中还有古建筑的这么多学问!

寺,在古代最初是专指皇帝的行政机构的。像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中看到「大理寺」,是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官署,最早是从北齐开始设立,以后历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

「寺」在古代汉语里也有「持续,相续」的意思。皇帝设立的这个机构是个永久性的机构,不是临时性的机构,是要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的。

夜归鹿门山歌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的这首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谋仕不遇,继而归隐山水。

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历史可能比「寺」更长远,像大家都知道的:武侯庙、关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等。庙的规模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庙作为祭祀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

北岳庙

唐·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代的佛教寺院也有庙字的俗称。亦如贾岛这首《北岳庙》,祭祀祈福。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

在诗词中还有古建筑的这么多学问!

送舍利宿定普岩

隋·孔德绍

仁祠表虚旷,祇园展肃恭。

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

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

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

萧然遥路绝,无复市朝踪。

这首《送舍利宿定普岩》,其供社隐匿山水,抬高家族门第之风。

「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道教宫庙称「观」而不称「寺」或者「庙」,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或许有最为直接的关联。

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而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据传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的这首诗,借人们在玄都观看花的事,含蓄地讽刺了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新官僚。

庵,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

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老学庵

宋 ·陆游

穷冬短景苦匆忙,老学庵中日自长。

名誉不如心自肯,文辞终与道相妨。

吾心本自同天地,俗学何知溺秕糠?

已与儿曹相约定,勿为无益费年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