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论语》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德”与“位”——读《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章

2018-10-08  本文已影响20人  037c26111bb7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十三经注疏》对于“兴”、“观”、“群”、“怨”的解释是:“若能学《诗》,《诗》可以令人能引譬连类以为比兴也”;“《诗》有诸国之风俗,盛衰可以观览知之也”;“《诗》有‘如切如磋’,可以群居相切磋也”;“《诗》有‘君政不善则风刺之’,‘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

    朱子的注释比较简单:“诗,可以兴,感发志意;可以观,考见得失;可以群,和而不流;可以怨,怨而不怒”。

     其实,“兴”、“观”、“群”、“怨”分一个上下位。《毛诗序》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观”与“群”,自上位言,“兴”与“怨”,自下位言。朱子《论语集注》与《十三经注疏》对于“观”、“群”的注释都不到位。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汉书•艺文志》曰:“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发乎情,民之性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是“兴”。古之王者派遣采诗之官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观政教之得失,此为“观”。

     但“观”之涵义还不止于此,应该结合“德”与“位”来解读这个“观”。观者,感也,居上而临下,以德化人,以善养人。《周易》有“观卦”,其彖辞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下观而化也”。

     《毛诗序》言:“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怨,下以风刺上,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同样应该合于“德”与“位”来解读“群”,以汉语语法来分析,“群”是使动用法。群,非入群、合群义,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君子群而不党”“群居相切磋也”等切入解“群”,都是肤浅的。

      君者,群也,《学记》云:“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其民为“群”,“上以风化下”为“群”。大舜能“群”,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有德君子得位行道,近者悦,远者来,能平章百姓,协和万邦,此为“群”。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为政者居上位而失其道,民心离散,此是不能“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