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晒暖
更多请戳|梅落始觉已轻寒

文|叫我高高
乡下人,谁没有晒过暖呢?
立秋刚过,秋老虎将至。日头像喝饱了酒,醉醺醺地往高处爬。矮墙根的几处茅草都被拂照的金光闪闪。屋檐下的台阶为了便于谷物晾晒,早已被扫得干干净净。
邻居的老头儿出来,步履蹒跚,背微驼,脸干巴巴得瘦,眼睛却极有神,黑纽扣般滴溜溜的。他背着手,从一大丛茴香花里,慢慢挪走出来,看到我就堆满了笑。
"咦!这丫头回来了啊!这孩子变模样了啊!"
那声音仿佛像绷了太久的弦,一拨就拨出太多,曲意悠长的滋味来。
"好吧!他也算是看着我长大的!"
他在门前一棵梧桐树下的浓荫里坐下,白碎碎的茴香花衬着他满是沟壑的脸,分外闪烁。
当你转身,用剪刀去剪韭菜花。白蕊无声,落入盆里。离他不远处三四个妇女,早已聚在一起。有站着,有靠着墙的,有半蹲半蜷着腿的,都在浓荫里叽叽喳喳挨着挤着,仿佛梧桐的大叶子被风呼啦啦刮落了,丢在我家屋檐门前的阳光里,就那么快乐地晒着。
她们都穿得极朴素,但却非常开心,眉间心上,都藏着说不完的笑话。
我剪花蕊,婆婆摘茴香,准备中午包饺子。
婆婆一边摘,一边和她们唠家常,一边也探讨,用韭菜花腌制小咸菜的方法。

若是下了几场雨,屋檐下的梧桐树就会孤寂几天。
等天儿一晴,又开始热闹起来。这回可不是唠家常了。太阳暖暖地拂照着,一大袋子一大袋子的蘑菇,被倒晒在铺好的垫子上。
好吧!这回是一边儿晒暖一边儿摘蘑菇。阳光把每一个人的后背都抚摸了一遍,又去那厚墩墩的蘑菇头上走过,最后落在梧桐树下开得成簇的九月菊上,不忍离开。
花开得太热烈,阳光也热烈,人们的干劲儿也热烈。
她们盘腿坐在毡垫上,用手麻利地掐掉蘑菇硬根,摘掉黏在蘑菇上的烂叶,再把摘好的蘑菇按照粗细均匀地在屋檐下码号。
大的榛蘑,有院子里,四处拣食米粒的溜达鸡,一同下锅慢炖,美其名曰:“小鸡炖蘑菇”——家乡招牌菜。
厚墩墩的黏蘑,因肉质肥厚,嫩滑爽口,最适合大火烹炒了。蘑菇炒土豆片,蘑菇炒大辣椒。蘑菇入口爽滑,土豆绵软,大辣椒脆爽,若有少许汤汁,更是温润滋补,有营养。
再看她们,这些被阳光晒得尽是麦麸色,红润可亲的乡下女人,个个都是虎背熊腰,力量不可小觑,想来也没少得这最纯朴最天然的食材滋补。

晒吧!晒腰,晒后背,晒脸也成。乡下人没有汗蒸房,这纯天然的阳光浴是每日必不可少的。补钙、补气,又是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清闲小聚。
除了借着晒暖,摘蘑菇,还可以腌制咸菜。
黄瓜嫩嫩的,切成小段,泡椒,红得像火,碾成碎末,还得加上白蒜、葱、姜;更有秘方,加苹果和白糖,腌出来的黄瓜咸菜,那可不是酸黄瓜,那是可以就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空嘴吃的。
当然,也有晒苞米的,晒紫皮蒜的,晒豆角丝,黄瓜片,茄子皮的。
总之,所有晒暖时,能做的农活,都在晒太阳时,一并其乐融融地做完了。
仿佛天地之间,人与草木,谷物杂粮,都是一体的。可以同时,行止生息,四季轮回,绵绵不休。
立秋时分,薄凉将至。若你真的看到,茴香花丛旁,有静立不动的老者,坐在那里,眼眸里有着似有若无的味道。
那可真没有什么闲愁哀怨。那就是,吃饱了饭,出来晒个暖。
天地间,也许本就没有什么大意境。
所谓佛理,也不过是:简衣素食居深山,淡泊明志物欲少。寂时煮茶听夜曲,悲时静坐独参禅。
晒个暖,是生活,亦是禅。
立秋已至,天气转凉,祝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