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刘备:我要做你这样的英雄
大耳贼刘备来了。
三年前,如果问我谁是三国第一英雄,我一定毫不犹豫地答曹操。自从我了解三国历史,无论是从一开始的《三国演义》,还是后来的《品三国》,再到认真阅读《三国志》,曹操潇洒不羁、才华横溢和天生领导者的形象都森森地吸引着我。十三岁的独孤小月曾经问老爸:“谁是三国第一英雄?”老爸也毫不犹豫地答道:“曹操!”
可是当我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越来越觉得,以前看不上的假仁假义、哭哭啼啼、一打就跑的大耳贼刘备,实实在在是个大英雄。
刘备这个人,运气是很差的。家里穷,没有出名的祖宗弟兄,连亲爹都没了,在家里跟母亲贩鞋子织床单过活。
这在东汉末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那个年代极其重视门第,家族是非常强大的政治资本。曹操、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举凡在三国年代曾经统治过一块地盘的,没一个不是有爹有兄弟有家族的。别看《三国演义》把皇叔吹得神乎其神,实际上世家大族连皇帝都不鸟,谁还把这不知真假的皇叔当根葱。刘备后来走到哪儿都有人尊重,这资本真是自己挣来的。
出身不好,成为学术大师也是跳出阶层的一个好路子。那年代的当局跟现在一样,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唯独学术思想和学术人才不能垄断,只好屈尊跟有学问的穷小子们合作,好装点当局的门面。
然鹅,刘备去卢植那里上学,留下的记录是“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原来你是这样的备备,一个普普通通还有点小虚荣的中学生。
因为备备志不在此。他的理想很明确,要统治一块地盘,建立万世不易之基业。
刘备先是因为征讨黄巾军有功,当上了安喜尉(县公安局长),碰上个督邮莅临安喜县指导,刘备求见他,不理。
备备什么反应呢?“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刘备实在是个傲气的年轻人,不忍不恨,直接走到领导的别墅里,绑起来就是二百棍,然后扔掉绶带,跑了。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战斗和逃亡。
投奔公孙瓒;短暂地统领徐州;依附曹操,又被曹操追打,老婆孩子和关羽统统丢掉;跑去替袁绍效劳,曹操又打掉了袁绍,只好跑到荆州去靠刘表;刘表猜忌他,于是玄德也只好在刘表手底下混混日子。接着万年冤家曹操又来了,这次可不是为了吃掉刘备,而是要一鼓作气干掉刘表和孙权,拿下江南,迎娶二乔;此时的刘备,已经弱小到不够塞曹操的牙缝了。
这一连串的纪录,用《三国志》的话说,叫“先主败绩”。用我的话说,备备的半辈子都耗在了打工+逃跑这两项事业上,也是难得。
这时候,刘备已经四十七岁了。
我们总是对自己的才华估值过高,对世界的残酷认识太少。总得意气风发地挨过几回锉,满腔热血地淋过几桶冰水,志得意满地扑过几回街,才能明白那些不屈不挠的人是怎样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人生实在不能算是一帆风顺、处处开心的旅程,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漫长的瓶颈里拼命往前爬,不够出色,默默无闻,不知道那个光明的瓶口到底还有多远。
我就爬在这样的瓶颈里,就像之前的二十年一样。所以我常常想到刘备。
从自由骄傲的少年时代,到漂泊不定的知天命之年;从群雄并起、充满机会的汉末,到曹操手握北方大地、孙氏牢牢据有江东,他无数次处在生死危险之中,始终与风雨飘摇相伴。快五十岁了,手中没有超过一万兵士,身边也只有张飞关羽赵云这些草根老将。将近三十年的时光,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从来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心灰意冷过——也许有,但他从未流露。他出身不好,没钱没地没人,天资也不是出类拔萃,比他强的人太多太多了。他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心情,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冷眼和不顺,都一直坚持下去?
刘备投奔过许多人,这些人有的欣赏他,有的猜忌他,有的看不起他,可是他每一次都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流露出被谁所养的谄媚气质。他在这些人的帐下干活,替他们驻守营地、攻击敌人,没钱没地盘,能够磨练的只有自己的人望和带兵打仗的手段了——后来刘备拿下刘璋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极其老到,据有蜀地后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两套班子也很有一套,而他之前根本没拥有过这样的政治军事集团,至少没组过政治班子。刘备在默默替人干活过程中的学习和积累可见一斑。
自尊自重、不为自己的出身和一连串失败而自惭形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地奔着理想而去,每一天都砥励自己、默默学习,坚持到底、百折不挠——这就是英雄,无与伦比的英雄,足以成为千万人榜样的英雄。
如果说曹操是让人一见倾心、天生富于才华和魅力的领袖,刘备就是凭借勇气、意志和胸怀走出大好人生的平民英雄。
如果再问我一句,三国第一英雄是谁?
我会说:“我选曹操,但我要做刘备那样的人。”
因为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