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古仙中的天罡气与罡气外放
2019-03-02 本文已影响72人
元始青天
经常听评书看古典武侠小说的朋友不会陌生,讲到某位侠客练习的内功时,就会说到其练习“大口天罡气,小口天罡气,丹田一粒混元气”,很多人以为是小说中言,殊不知在南宫古仙道中,天罡气正是南宫炼形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明朝毕坤的《浑元剑经》中说“夫剑气即罡炁也。而宇宙之间,亦必恃此为化育,主宰生杀权宜。”,这里说的就是南宫剑客剑仙之法门,是以修炼罡气为基础,而罡气在体内调动周身内外五行,就是“大小天罡气”,大药之后接通日月天罡三光精华,就可以脱体显现,凝为罡气,这时可以脱体伤人,所谓“有积气为剑者,名气剑;有积神为剑者,名神剑,即剑仙也。”
时人不明大小天罡气的区别,实质大小天罡气都需要在小丹修为之后方可运使,大天罡气为吞口气,以雷音“吽”字秘法吞之,以外音“嘿哈”发之,小天罡气为扁口气,以雷音“哔”秘法吞之,以外音“臻”发之,所以飞罡文中有“哔吽吽,嘿哈臻”的雷音秘法。
大口天罡气可以调动纵向气脉筋膜,使人体瞬间束展,骤然吞劲化劲发劲,打的是涨缩之势。小口天罡气则可以调动横向气脉筋膜,使人体瞬间开合,骤然变劲转劲贯劲,打的是闪战之势。
大小天罡气配合按捣、揭皮、滚转、弹抖等外炼秘法,就可以出罡气护体抗击打和透劲毁物伤人的功夫,如果功达先天,过了大药,通过金液还丹炼形还可以利刃不伤,刀兵不入。
而作为以外罡气击物的剑仙功夫,则由于时代显化局限的问题,即便金液炼形初期也只能隔空打穴气剑透气脉伤人,对物体的影响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