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农村哪些人那些事贝公益为你点赞想法

份子钱多少合适?有位村民这样给礼金,从此酒席不再是敛财的手段

2021-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知农峰

份子钱给多少合适?30年前有位村民这样给礼金,从此村里酒席能不办就不办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各种人情应酬多如牛毛。常见的有:结婚,孩子满月,老人出殡。除了这些红白事,还有老人寿宴,子女上学,乔迁新居,甚至买辆车都要办个酒席。以往大家都很穷困,凑合分子大家互相帮助。现在的份子钱越来越高,人情味已经变成人情债。已经没有原来的初心了。

不管城市,农村人情往来无法避免,农民收入来源少,显得格外沉重,特别是经济基础好的农村,农民每年份子钱的支出让人瞠目。

份子钱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负担 ,不去,情面上过不去,去了,破费是难免的,怎么办?只能以牙还牙,你办酒席我也办酒席,你孩子满月,我孩子周岁,你买车,我就买房......

有的地方为了收回份子钱,荒唐到虚报的程度,你敢信?酒席名目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些人敛财的手段。

近几年国家致力于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也有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完全根除这个”顽疾“。想要完全杜绝酒席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丧葬嫁娶摆酒席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完全禁止过于极端,大家也难以接受。

如何两全其美?

笔者的老家位于河南豫东,以往也有大摆酒席的习俗:丧葬嫁娶,孩子满月,买车,建房,过寿,上学等等,现在,村民除了红白事,其他酒席一律没有。

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原因很简单--村民办酒席大都赔钱的,酒席自然能免就免。

不要惊讶,这是真事。

为啥赔钱?根源就是:我们这里的份子钱没有“随行就市”。

中国讲究礼尚往来,别人给了随礼,你必须要还礼。那么问题来了,5年前别人给你随礼20元,5年后应该还礼多少?

记忆中大概90年代,村里有位村民买了辆货车,按村里传统,需要给新车披红挂彩,放鞭炮驱邪祈福。通知村里所有人,大家都来热闹热闹,然后大摆筵席。

有位村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原价”还礼,你以前随礼多少我还礼多少。村民都是老住户,知根知底,根本藏不住事。消息传开,很多关系并不亲近的村民有样学样,纷纷用“原价”还礼。

事主最后一算账,这次酒席并没有挣钱,要不是自家亲戚”给力“,估计还要赔钱。消息传出来,村民办酒席的热情大减。有位村民不信邪,建好房子大摆筵席,有了上次的榜样,更多的村民选择”原价“还礼,事主心里苦,后悔莫及,只能”痛快“的加入”原价还礼“的潮流。

2018年,我给孩子办酒席,还能收到不少5元,10元的随礼,赔钱是不可避免。

”原价还礼“让村里除了红白事,其他酒席能不办就不办。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希望别的地方有样学样,推广本村模式。让办酒席不再是敛财的手段,份子钱只是人情的往来,回归本心。

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