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鬼报恩:老两口撵不走“干儿子”|三峡鬼怪故事

早先,奉节西坪一带十分荒凉,住着两个打铁为生的孤寡老人。老两口虽说无儿无女,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心眼儿却很好,喜欢做好事,每当看见长江里流来了淹死的人,就忙着把尸体弄上岸,挖个坑埋了。
这天,江上又流来了一具尸体,老两口把尸体弄上岸,一看是个年轻人,不禁叹了口气,说:“真可怜,这么年轻就淹死了,做父母的心里怎么好想哦!”
说完,老两口挖个坑把尸体埋了。
这天晚上,老两口正在屋里打铁,推门进来了一个年轻瀑亮的小伙子,要借个歇处打住一夜。小伙子说话很有礼貌,人也勤快,进屋二话没说,拿起锤就帮老两口打铁。说来也怪,毛铁到了小伙子手上,就像捏面人娃儿一样,不管是打锄头,还是打钉耙,三五两下就打好了。

从这以后,小伙子天天晚上来帮老两口打铁,打完了铁就在隔壁屋里睡。久而久之,婆婆儿发现事情有些怪,小伙子睡觉从不上床,总是缩在墙旮旯儿里,而且是不等鸡叫头遍就走了。这小伙子到底是人还是鬼?婆婆儿心里疑疑惑惑,有些拿不准,就把这事跟老头儿说了。
老头儿听了哈哈一笑,说:“婆婆子啊,你这叫‘疑心生暗鬼,。哪来的鬼?是鬼还来帮你打铁?我看这小伙子又诚实又
勤快,我们无儿无女,不如收他做个干儿子,日后也好有个依靠。”
就这样,老两口收小伙子做了干儿子。小伙子好不高兴!每天晚上来帮老两口打铁,一打就是整整三年。
这天吃过晚饭,小伙生终于对老两口说实话了:“干爹干妈,您们都是好心人,我不好再瞒您们了。我是个水死鬼,就是三年前掉进江里淹死的那个年轻人,麻烦您们把我弄上岸埋了,事后又收我做干儿子。昨晚上阎王爷要我投胎,我已找好了替身,是罗家沱的人。明天一早,我就要走了。我走后,您们要好好保重身体啊!”
第二天不等天亮,小伙子走了。

谁知,天一黑小伙子又来铁匠铺帮老两口打铁。
老两口弄不明白,忙问:“儿啊儿啊,你不是说找了替身,去投胎的么,怎么又回来了呢?”
小伙子摇摇头,说:“干爹干妈,莫说起!我找的这个替身是罗家沱的一个新媳妇,为点小小的口角同婆婆争吵了几句,一时想不开,就到江边跳水寻短见,我看见她男人在沙滩上哭得伤心伤意,哪忍得下心拆散人家新婚夫妻?于是就把她送回去了。”
老两口一声叹息,说:“儿啊,你的心真好!”
小伙子一笑说:“这也是跟干爹干妈学的哩。”
没过多久,一天晚上小伙子又对老两口说:“干爹干妈,明天我就要走了。我又找了个替身,是观武镇的人。我走了之后,您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啊!”
第二天不等天亮,小伙子走了。
谁知到了晚上,小伙子又来铁匠铺帮老两口打铁。
老两口忙问:“儿啊儿啊,你不是说已找好了替身,去投胎的吗,怎么又回来了呢?”

小伙子一声叹息,说:“干爹干妈,莫说起!这回我找的个替身啦,是观武镇上一个驾船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全靠他养活。他这一死,一家老小日子怎么过?我忍不下心,于是又把他送回去了。”
老两口一声叹息,说:“儿啊,你的心真好!”
小伙子一笑说:“这也是跟干爹干妈学的哩。”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天夜里,小伙子对老两口说:“干爹干妈,这回我真的要走了。阎王爷发火了,他只允许我找三个替身,这是最后一个。如果这回再不去投胎,阎王爷说就要罚我在地府里坐一辈子水牢,永世不得超生。我走之后,您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啊!”
第二天不等天亮,小伙子走了。
谁知到了晚上,小伙子又来铁匠铺帮老两口打铁。
老两口急了,忙问:“儿啊儿啊,阎王爷说了,你这回再不去投胎,就要罚你坐一辈子的水牢,叫你永世不得超生,你怎么又回来了呢?”

小伙子一声叹息,说:“干爹干妈,莫说起!我这回找的替身啦,是奉节城南门口的一个学生。下河洗澡,我刚把他抓到手里,就见他爹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跑下了河,说老天爷不长眼睛,专死他三代单传的独儿!我一听这娃儿是三代单传的独儿,心软了。他这一死,一房人就断了香火,我哪里忍得心?手一松把他放了,心甘情愿坐一辈子水牢,永世不超生。”
老两口一声叹息,说:“儿啊儿啊,你的心真好!好心必有好报,日后你一定会得到好处的。”
小伙子一笑说:“这也是跟干爹干妈学的哩。”
过了一天,晚上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跑来对老两口说:“干爹干妈,这回我真的要走了。”
老两口问:“去坐水牢?”
小伙子高兴地说:“不哩不哩,天上玉皇大帝说我为人心地善良,封我为神,明日我就要走马上任了。我走之后,您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啊!”
老两口一听干儿子封了神,好不高兴!说:“儿啊,我们说的话兑现了,你好心终于得到了好报!”
接下来,小伙子告诉干爹干妈,日后要是想他,就到庙宇槽那个地方去找他。说完,出了门。
干儿子一走,老两口一天就像掉了魂似的,白天里吃不下饭,夜里睡不好觉。过了些时,婆婆儿实在忍不住了,就叫老头儿去庙宇槽看看干儿子。婆婆儿的话正合老头儿心意,第二天一早,老头儿收了些东西便匆匆上了路。
老头儿走啊走啊,从太阳出走到太阳落,好不容易走到了庙宇槽。一看,山上除了一座土地庙,没见哪里有一户人家。心想,干儿子说玉皇大帝封他为神,这神落脚在哪里呢?这么想着想著,天便黑了,人也累得走不动了,老头儿就在土地庙门口坐了下来,头往土地庙门上一靠,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一声“干爹”传来,一座金光闲闲的殿堂里走出来一位身穿官服的人,老头儿一看,穿官服的人不是别个,正是自己的干儿子。老头儿跟着干儿子走进殿堂,高高兴兴地玩了三天。临走时,干儿子把他送到大门外,牵来两匹白马,一匹白马驮了两口袋银子,一匹白马让他骑着回家。吩咐干爹:马一动步闭上眼睛,等到马叫唤的时候,才能睁开眼睛。再就是到了家,鸡叫之前把白马各打三鞭子,让它们跑回来。不然,它们就回不来了。
老头儿骑上白马,按照干儿子的吩咐,把眼睛一闭,白马顿时飞了起来;骑在马上的老头儿,只听耳边风声呼呼,没得一根烟的工夫,就听见白马叫唤了。老头儿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已到了家门口,于是乐呵呵地喊婆婆儿开门;婆婆儿开门一看,几乎认不得老头儿了,老头儿全身上下穿戴一新,打扮得像个新郎官儿。

婆婆儿又惊又喜,说干儿子如今封了神,还是这么孝顺,这是我们的福气啊!接下来,老头儿就把他到干儿子那里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向婆婆儿诉说开了。两个说啊,笑啊;笑啊,说啊,只等鸡叫声传来,老头儿才想起打马的事,但晚了。开门出去一看,两匹白马已经变成了石马,老头儿好不后悔!
后来,老两口就用白马驮的银子在山上修了座寺庙,取名为“白马寺”。一来给变成石马的两匹白马赔个情,二来记住干儿子这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