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内圣外王奇女子
我的世界
如果生在现代,文成公主应该也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为了促进唐朝与吐蕃的和平友好关系,她义无反顾远嫁,传播先进思想,传授各种技术,用一生时间,造福那一方百姓。1300多年过去了,藏人依然深深地敬她、爱她,视她为“神仙”,这究竟是怎样一位奇女子?
公元641年,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又迎来了几位和亲使者,松赞干布便是其中之一。李世民不舍得自己的亲生闺女嫁到西藏那样条件艰苦的地方,便选中了宗亲郡主中才貌双全的她,并封她为文成公主。
远嫁前,唐太宗找她谈话,说:我现在要给你找个外邦的男子作为你的夫婿,你怎么看?
她答:我嫁过去之后,代表的是咱们大唐,展现的是大唐的恩威,我会不负使命,让两国永远边境安宁。十几岁的女孩子,有这样的见识和心胸确实难得。唐太宗听完后,也不禁对她刮目相看。又问:那面条件非常艰苦,环境也不好,你不怕吗?她淡定答到:您与将士们常年打仗,民不聊生才叫苦,我嫁给王室,条件不会太差,你就放心吧。
那时候的她才16岁,当面对眼前的苦,她更多看到的是格局,拥有强大内心的女子才会有这般见识。
虽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但文成公主却丝毫没有退缩,用个人最小的利益,换区两国国家最大的利益。她一人抵上千军万马,从此肩负使命,开始漫漫长路。
她是美貌的少女,更是智慧的女神。在去和亲的路上,她教会了贫苦地区的人们怎样酿酒和种植食物的技术,将大唐的思想文化一路传播开来,在到了吐蕃后,文成公主更是亲力亲为,她把自己从唐朝带来的许多种子,种到了土地上,教给吐蕃人技术,并让他们去当地人民中传授这些种植和管理技术,在她的带领下,土地上长出来很多他们从未见过的粮食,并且产量还很高。到了来年,每家每户都收获了很多粮食,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文成公主就是神仙般的存在。
冬天,她看到很多人穿着兽皮衣服,便手把手教人们种植桑叶,桑叶养蚕,蚕丝制成布料,再缝制成衣服。人们不仅自己能穿暖了,有的还会拿去卖到别的国家换东西,她的种种举措,让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诗为证: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诗人不相信战争,但他相信春风化雨的浸润。文成公主以柔弱之手,拉起当时两个最为强悍的政权,并且把他们紧紧地挽在一起,她是了不起的女子。
她的内心是坚定的,她的态度是淡然的,环境虽然艰苦,她依然凭借自己的力量,造福一方人民,成就大格局。人们爱戴她敬仰她,松赞干布为她的才华和智慧折服,感慨道:如今我娶得大唐公主,真是太荣幸了,甚至还为她建了壮观的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后生活很是甜蜜,没几年,松赞干布去世,唐朝派人接她回去她也没有回,继续留在吐蕃。
耐得住寂寞,内心强大才是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