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三(3.8)
今天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和学院附小的老师、家长共同完成的。大家早早就到了,学习的热情和认真令我非常感动。
今天进行了新的尝试,把活动过程的五步简化成了四步。第一步是说明了这项活动的由来和要求;第二步讲清规则,宣读承诺;第三步自我介绍,提出对此项活动的期待。介绍到第三位家长的时候,他提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对于学校教育的看法也进行了充分表达,他和孩子因为写作业几多周旋,不见成效,寄希望与老师的批评教育却得不到回应也让他非常困惑。注意力问题更是有8位家长颇有同感。既然这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热点,我们先就这个问题进行的探讨。(1)树立目标,调动起孩子主动注意的兴趣和信心。孩子主动想做的事情注意力就容易集中,被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用分散注意力或故意拖延表达反抗。(2)对人的注意力和对物的注意力是不同的。课堂上注视着老师听讲,是一种深度交流,在家和孩子说话之前必须停下手头的事情,先和孩子对视,看见彼此,了解孩子当前状态。当孩子表达的时候用心倾听,及时肯定和支持,坦诚地和孩子交流彼此的感受。(2)不能凭一个题不会或有的内容没记住就判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个年龄段能专心做事15分钟以上就很好了。(讨论过程中思维跳跃的太快,这里的阅读和距离演示忘记做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一位宝妈反复不断地重复“孩子记不住,就是记不住!”当我反问她“是什么都记不住吗?”“就是歌这个字记不住。”虽然其他家长和老师反复告诉她“放过这个字,不需要管太多”她还是在那里重复“他就是记不住”另一位宝妈也提到记忆的问题。除了树立目标让孩子想记住之外,我举例说明了情绪情感在记忆中的作用:为什么上个月某一天的事情大家都忘了,而第一天工作,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却记忆深刻?就是因为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有力地帮助记忆,所以当孩子要学习或者记忆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主动记忆的同时,还要有稳定而愉悦的情绪,再就是提到学以致用的必要,能恰当运用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为了让大家直观理解,接下来现场给家长们朗读了《找春天》,开始之前,专门提示那位委屈的宝妈先重复一句话:我能记住一些内容,我一定能记住!读完之后她起初只记住一句话,后来还又想起一句,大家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在大家的接纳和肯定里,她的情绪稳定了下来。第二位家长记住了两个比喻句,第三位只记得一个叠词……我希望大家感受到:心智成熟非常用心的成年人尚且是这个程度,孩子们达到现有水平,真的已经付出了很大努力了。
接下来提到的有孩子不认错的问题,一个是小孩子不愿意接受指责,这位宝妈提到孩子什么事情都会来问她。给我的感觉她就是非常爱孩子,然后包办很多的100分妈妈,似乎可以对孩子的一切负责。建议是和孩子交流交流,探索一下自己怎么找到答案。(当时我心里明明想的是让孩子多干家务,妈妈示弱,让孩子扮演男子汉,在行动里积蓄力量,但说出来却成了和孩子探索解决方法,或许我的潜意识里认为让孩子干家务照顾妈妈在她家难实现吧。)
今天的新问题就是有位宝妈提到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总是半路跑神想别的。虽然她提到让孩子自己写作业,但门开着,她会随时监视,我们就知道她自己就是心不在焉地做事的。她的心明明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一直在她的管控之中,却刻意保持距离,做出孩子独立做事的“假象”。结果是孩子也无法集中所有精神,精神涣散的做事,注意力也就自然会更容易漂移。心神合一、天人合一、内外合一是专注做事和把事情做好的关键。
还有一位家长提到在家里大人说话,孩子会自然加入而且交流的很好。这其实是很多家庭非常希望发生的事情,但放在写作业的时候,却让她觉得不太满意。这让我看到,凡事如果孩子都必须插嘴,就说明这个家是以孩子为中心在运转的,甚至大人都是在他控制之中的。融入地交流不是问题,谁说了算,这个家到底听谁的,恐怕还真得好好想想。
接下来的体验环节,刘老师提出了画出家人相处的场景,看看表已经该放学了,大家都有点沉不住气,影响了表达。场景转换的指导语我说的太快了,大家普遍没听清,呈现出了平时的状态,怎么转换没来得及探索。因为怕耽误学校工作影响家长接孩子就赶紧收尾了。
总体说来,家长们的真诚和热情是非常可贵的,自我觉察调整的水平也很高。暴露出来了我的准备不足,没提前预留出活动的适应过程,收获了新的思考也留下了一点遗憾:画场景的环节如果放在开头,和问题共同呈现,效果可能会比放在后面好;第一次做情境演练,提示语需要分步说,说明白要求再体验才能把效果落实。毕竟这是一场戏的同时又不完全是戏,体验的过程里的思考要追随着感觉走才有突破。如果体验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那就会变成形式上的应对。
[本期观点:
1、运动改变大脑!保证充足的大肌肉运动是提高孩子整体素质的基础。
2、想让孩子进步,就要关注进步、看到进步,和孩子一起多想想以前是怎么克服类似困难、取得成功的?毕竟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
3、守住彼此的边界,在家庭里树立规则意识,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关键。
4、说话、做事之前,先停下来预想一下:说出的话是会带给孩子信心和正面的力量,还是负面的干扰?判断之后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