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8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00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芍药 六两 生姜 三两(切) 胶饴 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注解: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脉之寸为阳,浮取为阳。脉涩如何解释呢?《频湖脉学》里形容是“轻刀刮竹”,用刀刮竹子会有绊绊的不流畅的感觉,自来水管里没水了也会有这种震动。严重的涩脉是血行有阻滞,比如癌症患者就会出现这个脉象。这里是轻微的涩脉,主的是血少。
“阴脉弦”,脉之尺为阴,沉取为阴,弦脉如何解释呢?就是像琴弦一样绷直。弦脉是主饮主寒主气滞血瘀。弦脉临证很多见,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弦脉出现的机制。弦脉事实上是脉象亢盛起来的一种表现。有饮有寒有瘀,人体就要亢盛起来调动气血去攻,攻之不下,脉便会一直绷着,与有表证会出现紧脉是同一原理。如果血充足,脉亢盛起来就是滑脉,滑脉的触感是血液像珠子一样流利地从血管里通过;如果血不充足,又要亢盛起来,就只能摸到脉管绷紧,里面的血却鼓荡不起来,这就是弦脉出现的机制。弦脉如果回到正常的状态应该是缓或弱的脉,所以弦脉属于虚的范畴。有的时候会有弦滑脉出来,这是因为血不够却又有热,有热则血鼓荡,且血又不多,不足以太过鼓荡,于是弦和滑同时出现。
涩也好,弦也好,总之是津血少。津血少而又有外邪,气血要去体表攻邪,腹内的津血就不够了,于是“腹中急痛”,这是腹部的筋腱缺少津液在痉挛。人体只要痛,津血就会往痛的地方汇聚,这也是人体争夺气血的一种自保功能。
下面说方药。说先与小建中汤,若没好,再与小柴胡汤。《伤寒论》很少有这种不确定的表达。就这个条文,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这里只有一个证,就是腹痛,然后就只有脉象了。腹中痛不是少阳病的确证,亦不是太阳病的确证,但结合脉象,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津血虚。津血虚自然是要以建中为主,小柴胡汤是以建中为主的方子,小建中汤更是以建中为主的方子。于是张仲景给出了一个建议,先用小建中汤,不行再用小柴胡。
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临证上,病人的症状似是而非,找不到确证的情况是常有的,作为一个经方家,若能真正参透人体运行的规律,就能根据现有的症状锁定一个范围,纵然一次不中,二次也会中。如果你能开两次药给病人治好,无疑已经是个好大夫了。就怕你不知道怎么思考人体,不知道方药在人体里的确切作用,治好了不知道为什么治好,治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治不好。这样的话,病人就算来十回也还是治不好,就像那些后世中医,一个病治半年一年,迁延不愈的多的是。所以学医一定要把人体的运行规律,以及方药和人体的确切关系搞清楚,这才是仲景之精神。
小建中汤事实上是桂枝汤将芍药加倍,并且加了胶饴。桂枝祛外邪,外邪去津血自然就会回来。将芍药加倍是为了增加收敛津血的作用,同时止腹痛;胶饴就是麦芽发酵制的糖。性温,糖是能直接吸收的,温补津血的作用很快。此两味药和生姜,炙甘草,大枣合用,便能速补津血。
原文:
101 伤寒中风,有柴胡正,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症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注解:
这一条明确提到柴胡证只要具备一条便是,不必都有。也就是半表半里证的四个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具其一便可认为是柴胡证。其余诸如咳,腹痛,渴之类的兼证不能作为柴胡证的确证。
柴胡汤的实质是脾胃虚,只要是脾胃虚引起的寒热难辨的疑难杂症,在没有显证,找不到合适方子的情况下,都可以考虑用柴胡类方剂来治疗。在柴胡证的理解上要善于变通的才能治更多的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的病,或者定时发作的病,比如定时的烦躁寒热,或定时醒来就睡不着了,都可以理解为是往来寒热的范畴,因为这些情况无非也是正邪气的消长进退而已,原理是一样的。举这个例子是要讲一个观念:学伤寒,学经方不要死学,要活学,只有弄清楚方证背后人体的原理,才能运用于无穷。
后面说,柴胡汤证误治,用了下药,如果还有柴胡汤证,还是用柴胡汤。中医治病是以当下症状为准的。
服了柴胡汤“蒸蒸而振”,体内的能量像蒸汽一样出来了,人体感觉的震颤,振奋,然后就“汗出而解”了。很多人争论柴胡汤是不是发汗剂。其实柴胡汤只是建中和疏通半表半里的。药物只是在协助人体回到正常的秩序,秩序恢复了,该汗自然会汗,不汗也是人体自己的事。其实严格意义上没有发汗剂,就是麻黄汤也不是喝了必汗,它只是向体表疏散能量,有的人喝了只是小便多,有的喝了只是身体轻松了,有的喝了甚至没什么明显感觉,病好了就行了。后世的医学喜欢将方药和某个具体的病症划等号,这容易误解药物。
原文:
102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
《伤寒论》将小建中汤和柴胡汤穿插来讲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个方子都是以建中为主的。
“悸”和“烦”这两个证在前面小柴胡汤的条文里出现过,这里为什么又用小建中汤来治呢?首先,此两证不是小柴胡的主证,既然不是主证,那别的方证也会有。这些兼证是最考验辨证能力的,这就需要综合分析。
这里单就柴胡汤证和小建中汤证来鉴别一下两种不同的悸烦。
柴胡汤的悸烦:主要因为表里上下痞塞不通引起的,身体失衡的情况比较明白,有上热下寒,中焦痞塞,局部炎症,心烦喜呕,间歇发作之类的症状。
小建中汤的悸烦:主要是津血虚引起,是虚寒或虚亢的模式,或肢体酸痛,或虚寒腹痛,或衄,或五心烦热,或盗汗遗精。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