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难经》2:脉象
《难经》开头从脉象开始。
脉象可以说是中医最难的一个分科。脉象对于我们这些外行或是普通人来说,是玄而又玄的东西。
为什么三个手指在胳膊上一搭,你的身体情况就能了如指掌。
老中医的手指算是最值钱的器官。它就相当于西医院的B超、X光、CT、核磁共振等一整套检查仪器。
有人挂个几百块的老中医号觉得贵,其实这已经便宜多了。你去西医院检查,那不得先开个几百块钱的检查单。正因为贵,才能把很多想挂号而没必要挂号的患者挡在了门外。
对于切脉,永远是一个非常难的事,因为它凭的不仅仅是技术。不是说你知道了什么叫洪、细、浮、沉、滑、涩、数、迟,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来。它需要的是时间和经验。
那些个老中医没摸过上万个脉,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水平。他们为什么这么厉害?就是因为看的病人多,摸的脉多。
因而医生特别是中医这个行业,是越老越吃香,越老经验越足,越老他的挂号费越贵。
因而很多人特别是女生考大学时都会选择医学。因为它不是吃青春饭,过了人的黄金期就不行了,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好,只要你肯干,想往深的钻研下去,那就一定会有所发展,有所成就。而且还很稳定,这也是很多父母的优选。
对于脉象是那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虽然书本上文字讲得很清楚,形容的也很到位,但还是太过具象。
具象有时候也是抽象。比如说,浮脉是指脉搏的位置表浅,就像水上漂浮的树木一样,而沉脉是指脉搏的位置较深,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头一样。
滑脉是所谓的喜脉,通常是妇女怀孕之后的脉象,流利者为滑,就像荷叶上的露珠从手下一滑而过一样。而涩脉,不流利者为涩,就像用刀轻轻刮竹子所产生的滞涩感。
虽然很形象,很具体,但其实让人很难操作,没有实践性,很难去上手。它不像数学物理那么精确到几分几毛几毫几厘一样,它是用了一种文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东西。
可见古代那些医家,文字功底非常了得,但是又欠缺一些现代所谓的科学的精确,很多都是模糊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而现在很多中医院还是这种师徒制,口传心授,很多东西在大学课堂上没法教也教不好,只能以这种传统的老师傅带新徒弟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