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回音/清谈

2023-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石三月古

最早的玄学家,都是属于“贵无”派。其实不只他俩,嵇康和阮籍也是这一派里的。不过,王弼、何晏是重点解决“学术上”的问题,而嵇康、阮籍,则更喜欢解决“个人精神”的问题。也可以说,王弼、何晏是玄学里的“哲学派”;嵇康、阮籍则是玄学里的“浪漫派”。

什么叫“贵无”?就是——万物以“无”为本。所有的存在都叫“有”,而“有”,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上的,创造了天下万物的,就是这个“无”。

何晏说:道家是“本原”,儒家是“体现”,这两边其实并不矛盾。无论是治国还是做人,我们都应该以“无”为本。真正的圣人,他的内心是“空无”的,没有喜怒哀乐,不会受外界的影响。

虽然他说道家和儒家并不对立,但这说法,可无疑是把儒家的君君臣臣、天下人各就其位的大秩序一下打了个粉碎。皇帝再不是“天下第一”,啥叫“圣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人”!我都以“无”为本了,心里还会装下你这个皇帝吗?在“我”心里,这天下谁是最大?不是皇帝,更不是领导,而是我自己!所以,我们很多学者,都把这个“正始之音”称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人性的觉醒”,一次“精神境界的超越”。

当然,有了指导思想还不够,还必须得经常探讨、研究,让它形成完整的体系,不然可怎么运用到国家当中去呢。于是,何晏、王弼、夏侯玄等玄学家,甚至还包括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就常常聚到某一位的府上,一起谈论、探究“玄理”。

由于他们说的那些,都是很“哲学”的问题,听上去就好像天马行空,“玄”之又“玄”,跟现实一点关系也没有。于是,我们就把他们这种聚在一起研究“玄理”的活动称之为——清谈!魏晋时代最有特色的文人活动,就是这样,从何晏、王弼他们这儿开始了。

其实细说起来,“清谈”也没有什么可光怪陆离,就像整个汉朝,四百年的文人们都研究儒家的“经”一样,正始以后这二百多年,文人们就都研究道家的“玄”。骨子里都是一种学术探讨。只不过越是研究“玄”,人就越自我,也就越“由性”,甚至连行为仪表什么的,都好像带上了点“仙气”。如果说,汉朝的士人们个个都是“气度恢宏”,那魏晋的名士们,就个个都是“飘然若仙”了,这正是儒家和道家对人内心的不同作用。

《竹林七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