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文学简史》:事关德意志文学的生存和存在方式

2023-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冷眼观史

近日,观止读书会以“事关德意志文学的生存和存在方式”为主题,在各大社群进行了《德意志文学简史》这本书的线上读书会分享活动,共有1500余位会员参与,反响热烈。

矿山既是商业与科研的场所, 也是文学的喻象, 是德国浪漫派诗人刻意选择的一个文化象征,用一种空间图像的方式呈现的表达美学:“人类未知之物/或未经思考之物,/走过内心的迷宫/在黑夜里变幻”———诗人作为灵魂矿藏的开采者, 从灵魂深处挖掘出的一块闪亮的金属,便是人类内心模糊却又可感的朦胧之物。所得之物不可预测、不可穷尽,因为发掘自特殊的矿床,这恰好与新的文学方式相契合,新文学不再套用惯用的情 绪、词语和主题,而是源自个体内心,其中蕴含着尚待破解的深意。

以前的文学库存中不会出现歌德《学徒时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中迷娘这样的人物,也不会采用克莱斯特《O伯爵夫人》(Die Marquise vonO...)的情节……没有一本文学素材和文学人物辞典会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新出现的人物与情节, 他更应倾听自己内心深处不可言说的、阴暗而又隐秘不安的愿望与恐惧。

卡尔·菲利普·莫里茨就已将对于灵魂深渊的探索与地心探秘作比:人类莽撞的双足已经踏入深深的地井, 而我们的思考难道不该勇于潜入自我内心的“深处”?……

《德意志文学简史》真正地选取了留存于后世文学记忆中的文学:歌德、席勒、莱辛、托马斯· 曼、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和卡夫卡,这就是本书的含金量所在。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德意志文学的内容和故事,可以看看这本《德意志文学简史》,相信你会有很多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