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

2018-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认识Arrow

在《超越感觉》一书中讲到, 人一生大抵会经历这 4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不好,你也不好

第二个阶段:我不好,但是你挺好的

第三个阶段:我挺好的,但是你不好

第四个阶段: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我们小时候在面对同龄人的时候,就是第一种情况:“我不咋地,你也不咋地……”

但是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时候,我们经常就会是第二种情况了:“我错了,你们都对……”

早期的这状状态,常常会影响大多数人以后的状态,早期的“被压抑”最终可能导致,大多数人终生都在第二个状态与第三个状态之间反复穿梭:

要么你行我不行;

要么我行你不行……

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根源就在这里了:处于第二种状态和第三种状态的人,是见不得别人「的」好或者说见不到别人「的」好。

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了一个「的」字。

因为见不得别人好和见不得别人「的」好是有区别的:

“见不得别人好”:这里的“好”是整个状态,包括“变得更好”。

“见不得别人的好”,说的是“见不得别人的好的地方”。

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也有好的地方。

但是因为有那些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完全被否定被掩盖,就是我们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

处于第二和第三种状态的人,因为见不得别人的好,所以总是错放他们的注意力。

因为要比出个胜负,分清个好坏。

于是,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不好”,而不是对方的“好”;

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错”,而不是对方的“对”……

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盲人却又不自知,这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彻底被阉割。

结果是,永远只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之处。

而且说实话,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舒服。

在他们心里也就形成了这样的双重标准: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与「好」或者「更好」……

要达到第四个阶段“我挺好,你也挺好”很困难,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又是极其美好的事……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第四阶段呢?

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必再主动费心去比较了。

甚至你会发现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

要达到第四阶段,你得主动应用元认知能力,把注意力放在你的成长上。

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处于第二个阶段,或者第三个阶段,或者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穿梭的时候,要启动你的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

不对……

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

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与「不好」之上;

若是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儿做对了?哪儿做得很好?以便我能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便是要比较,也应该比较未来,而不是当下……

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成真,证明自动完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