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离“走心”,简书总有人默默耕耘
这些年来,我一直记得一句话:我喜欢的作家诗人,心里有树叶,更有世界。他们会有细腻温婉的情感,也会有容纳世界的宽广胸怀;他们能感受“一片花飞”的诗意灿烂,也能于世间体会人性的本质;他们能写出黑暗中挣扎的自己,也能用一颗温暖的心写出底层人的心酸。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文字能走进别人的内心。
这些日子,我在审稿之时读到一些简书作者的文章。他们当中有人将朴实的亲情写得真切动人;有人走访养老院,并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孤苦老人的关怀;有人认真地写出于简书写作的点滴感受;有人以小见大,于一碗平凡的白粥中写出温暖的情怀。他们不是签约作者,亦没有非常之多的读者,可他们依旧坚持写出自己的想法和内心。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作者的存在,让我相信,简书始终有它好的地方。
我是个普通的读者,也是个普通的写作之人。我只喜欢默默地写作,从不喜欢与人争论,亦鲜少在别人的文章下评论。遇到喜欢的文章,我也不过是默默点赞,默默打赏。然而,这些日子看到一些文章,我的心中却常有些矛盾的思绪,让我希望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我想,这世间万物都有好有坏,面对关于简书文章那些褒贬不一的评价,作为一个非常普通的读者,我能理解。我也敬佩有些人鄙视套路,激扬文字的做法。可是,我始终相信简书上有勤勤恳恳,努力写出好文章的人。犹记得那时看过某个签约作者写过的文章,自己便默默点了个赞。后来也会偶尔留意这个作者的文章,并非是因为看到哪些文章作者的介绍,亦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签约作者,我只是因为他写过的一篇文章,让我可以从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里看到了人文性,我可以发誓我不是在说大话。可那时,我并没有在他的文章下评论,我想,我只需要记住这是个好作者就可以了。
我还记得以前在中文系的课堂上收获的一些想法:一个好的作者绝不是简单地去归类人性善恶和所谓强弱的人。他们的视角里不会只有光芒万丈的人物,面对那些小人物,他们也能以细腻的情思将其写出。面对人性善恶,他们不是简单地褒扬抑或痛骂,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也可以流露出他们的人文关怀。
我知道自己的思想尚未成熟,也许倾尽一生我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写作者抑或编辑。然而,我相信,总有人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写着值得称赞的文字。他们或许已经成为作家,或许不过是些仍然在角落里默默耕耘的人。所以,如果可以,我们一起努力,让简书始终有一个值得我们坚守的角落,可以吗?
我知道自己定然是有很多疏忽之处的,无论是作为一个写作之人,还是一个普通的编辑。然而,请相信,我们都一样喜欢着文字,喜欢着写作。也许你读者寥寥,“喜欢”寥寥,但请努力写出自己的内心。你要相信,一篇文章,只有拥有真正的感情,它才会拥有生命。
我在简书写作的这些日子,没有成功的人生供人参考,没有干货可以给人带来利益。我的人生太过普通,我对文字喜欢中又带着畏惧。我只是喜欢写些无用的散文,琐碎的情感以及一些关于文本分析的书评。所以我感谢那些关注我的读者,谢谢他们容纳我的平凡之处。
我曾在中文系的浸泡下,看过些许经典书籍。后来在写文本分析时,便从那些故事和散文集里收获了些许关于写作的想法。之前,也曾想过把这些方法总结出来于简书分享,却又多少有些诚惶诚恐。我总觉得自己的积累不够,跟其他作者比起来,我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我无法保证自己的文章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比起干货,我更喜欢写些散文。因为没有人要求散文需要给人带来多少益处。
一直以来,面对写作,我总觉得它很近,却又很远。它可以拥抱平凡的人生,却又有其深刻的内涵。而这,恐怕是我一生都难以企及的。
我没有看过更多的书,没有走过更多的路,没有写过很多好文章,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合格的写作之人。但我相信,简书总有个角落,会属于我和那些默默耕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