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人才;惯,出废材!
01
成为废材的九个原因,其实就一个字
古人有言:小时聪明,大时未必了了。“了了”的含意是明白、聪明,这句话是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不一定聪明。
我见到的很多例子,小时还了了,大时变废材。不少人皆如此,似乎成为一种难以逃脱的宿命,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什么人算是废材?就是指那些见识短浅,没有什么专业特长,没什么事业作为的人。
一个人怎么会从“小时聪明”到长大后变成废材的呢?
网络上曾有一篇热文,描述了使一个人成为废材的九个原因:
(1)不敢冒险尝试新事物或开拓新事业。
(2)拖延症和懒惰。
(3)三分钟热度。世界上有80%的失败都源于半途而废。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雄心勃勃地制定计划,心灰意冷地放弃计划”的经历。
(4)害怕拒绝而放弃争取或轻易妥协。
(5)自我设限,低水平交差,杀死自己的潜能力。
(6)逃避现实,眼高手低。
(7)总找借口。
(8)懦弱,谨小慎微。因为他们害怕被领导批评、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无能、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在意他人的评价、害怕犯错、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9)拒绝学习。学习需要费脑子,自我成长需要不断和自己作斗争,多痛苦啊! 还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玩手机看电影。
我看啊,以上从“小时聪明”变成废才的九个原因,其实就一个字:惯。
惯之意,即放任、纵容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缺点与错误行为。
以上描述的一个人成为废材的九个原因,都是逃避所遇到的身心困难与外在困难,放弃原则、目标与规则,缺乏开拓力与执行力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惯”的放任、纵容造成的。
而自己惯自己,本质是意志力薄弱。
惯,除了自己惯自己,还包括父母惯子女,上级惯下级。三者皆害人矣。
废材,就是这样久而久之地炼成的。
02
人才,是逼出来的
一个人在学习与成长、生活与工作中,难免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难,如:
身心惰怠,不喜不愿的工作与环境,不解的难题,失败挫折,资源缺乏,有机会也有风险与挑战性的目标,等等。
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逼的精神:
坚持理想与理性,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妥协、不打折扣,用强迫方式使人迎难而上,不到目的不罢休。
只有这样,
才能逼出一个人的最大潜能与成长,
才能逼出一个人的优秀素质与才华,
才能逼出一个人的突出绩效与远大前途。
03
逼:年少靠父母
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特别是在少年与青年阶段,很多时候,做人做事不到位,或犯错,并不是他们不懂因果报应的道理,不是不知道做人做事的规则,只是因为缺乏自律与自控力、缺乏勇气,是意志的薄弱导致执行力的软弱。
所以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少年与青年的成长阶段中,父母与上级领导的监督与逼迫是不能缺位的。
远在美国有一位女子,自称虎妈,她就信奉“人才,是逼出来”的道理。
她本名蔡美儿,自幼随父母移民美国,曾获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蔡美儿有两个女儿,她为她们制定了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她从不准她们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大女儿索菲娅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接下来虎妈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并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索菲娅次次稳拿第一。小女儿露露有次没做考试加分题,虎妈告诉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应做加分题,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分数将优秀和平庸区别开来。
虎妈逼的结果:两个女儿在中小学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大女儿索菲娅14岁就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大厅表演钢琴,17岁考上哈佛大学。还在读中学的小女露露12岁就成为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父母想要逼出人才,我认为要避免一味气极败坏的责骂与一味说教讲大道理,应该讲讲策略:
一是有怜悯心与耐心,耐得烦,愿意长期付出与投入,不着急骂人,也不放任;
二是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的监督;
三是差异化与因材施教的领导与辅导。最终目的是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习惯、自我领导力。
还要讲科学,注意区分小孩是素质问题是还是精神疾病。有的小孩缺乏学习兴趣与意志,可能得了抑郁症,这种情况就不能逼了,要去找有关医生。
04
逼:年轻靠领导
清朝时,有一位广东珠海市贫困人家出身的书生,叫容闳。曾国藩决定重用他,让他筹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工厂即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
因遇到困难,有一次,容闳想向曾国藩吐苦水。曾国藩打断他的话,说,“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
于是容闳便不敢再讲了,在曾国藩逼使下,硬着头皮把担子挑起来。
在清末洋务运动中,容闳因促成并且经理了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这件大事而彪炳史册。
在职场上,有的人进步慢甚至停滞不前,而有的人成长速度很快,这是为什么?我认为,除了员工自身努力因素之外,还与上级的领导态度、方式有关。
有一种领导,宽容与惯纵下属。
下属出了什么错,上司从来都不会批评。除了极少数卓越者,大多数人都有天生的惰性,如果缺乏外在的棒喝提醒与鞭策,很容易落入“舒适区”。在这种老好人式的上级手下,员工没有什么压力,便会变得不求工作改进,不愿学习新东西,执行力差,不挑战自己,难以成长进步。
如果上级碍于情面,做老好人,低目标,低标准,低要求,就会养成一群小绵羊、老油条,小白兔。实质上这是对下属最大的不负责任!
另一种领导,经常逼使下属进步与发展。
这种领导常常挑剔下属的工作,语言直白激烈。在上级的鞭策下,员工不敢松懈,经常学习与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攻坚克难,会一直保持主动积极的努力与进步。
那些真正对下属负责的管理者,会严格考核他,要求他,批评他,并且高目标,高标准,逼迫他成长,最终使他成为自动自发、意志坚强的自我领导者与德才兼备的优秀者!这样才能帮助员工跻身更高阶层,获得更好的收入与体面的生活,这才是对他未来的负责。
05
逼:一生靠意志
我们都知道一个哲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父母与领导的逼迫都是外因,作为内因“自己逼自己”更重要。
自己逼自己,就是要树立自己的理想追求,树立自已想要干成的学业目标与事业目标,变别人的事为自己的事,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自己逼自己,就是要培养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对学习与工作要有自己主动的使命愿景、目标承诺、信念先行、逼迫行动、屡败屡战,直到成功。
浙江有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老板鲁冠球,他有一个很可爱的习惯。
有一次他的外孙到鲁冠球的家,发现房屋中很多角落都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遇事不怒”。
外孙问外公这是什么,鲁冠球说,这是他为了让自己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要克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写下的,贴在房屋中各个地方,便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逼使自己改掉毛病。
逼自已,或被人逼,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事,是使人辛苦的事。
不逼,虽一时舒服,但未来布满荆刺。逼,虽忍痛负重,但登高后便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