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诗与酒,故事和远方

小支红酒:让红酒更简单

2017-07-18  本文已影响246人  小支红酒

2015年,在各个红酒品牌都在争做“意见领袖”的时候,一个拒绝做意见领袖的品牌异军突起——小支红酒。2017年,当整个中国红酒行业越来越抓不住用户,“KOL”式营销走到了死胡同的时候,小支红酒喊着“让红酒更简单”的口号火了,还引来各种传统红酒大佬关注的风潮。可是小支红酒依然走着她“高级灰”的调调,不营销自己,只用心“打磨”产品。

另辟蹊径

曾几何时,国内众多红酒企业希望通过文化的灌输和培养,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所有的品牌像是在给消费者不断的上中国式教育:直接灌输红酒历史知识。但是,许多年的教育过去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消费者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不愿意被“红酒意见领袖”所左右。大部分消费者仍然记不住繁琐的红酒文化和礼仪,甚至也识别不了各种产地、酒庄。

与之对应的是,困在自己所设置的“KOL圈套”里的红酒行业,如何突破这个瓶颈,让红酒变得像白酒一样更主流一直是各大红酒企业摆在案头的难题。当然也有人认为,在中国,白酒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根基,白酒本就是正统和消费的主流,自带“外国文化”属性的红酒,怎么可能与之匹敌?

可就在所有红酒企业觉得找不到突破点的背景下,诞生了一个丢掉红酒文化包袱、不做KOL是营销的品牌——小支红酒,一支只有100ml的“数字”红酒。

武汉市小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小支红酒的创始人张红年回忆称,小支红酒的诞生要从2年前说起。

红酒公司都会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这种事情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地下酒窖、橙黄的灯光,昏红的液体在高高的瓶身里晃动,配上一个不认识的外国老头,为我们讲这红酒来自某某产地的高贵血统——无聊无趣,且内容大同小异,如果不是不喝酒的雏儿,通常不会被口号式的“尊贵享受”吸引。

他发现,可能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红酒厂商好像还是没有意识到他们产品本身的问题——750ml的大瓶红酒一次性根本喝不完!

“2015年,当初就是因为一瓶红酒喝不完这么一个小困惑,让我产生了做小支红酒的想法,跟身边的朋友们分享这个想法时,各种脑洞根本停不下来,这种感觉想想都觉得激动。”张红年说。

事实上,如果新品牌一“出生”就要追随行业里前辈们的步伐,同时还要和前辈们同台竞争,那么新品牌的胜算自然不会太大。要想在一个大企林立的传统行业里突围,就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且一定要有足够的创新。而红酒行业恰恰缺乏创新性的表现,这也给了新品牌一定的空间和机会。

相比传统红酒的教育性策略,张红年认为,喝红酒其实不需要那么懂,小支红酒就是想让更多人用更简单的方法享受红酒的美好。

他说,“很多用户一瓶喝不完,我就做成一支一杯的容量,这样就不担心喝不完变质了。而且带来了更多的好处,比如,好朋友一起喝酒,可以各取所需,选酒的时候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用套盒包装,用户可以用一瓶的量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品种。我们用数字给这些小支命名,用户再也不担心记住那些全是外文的酒标了。而且,用数字命名后,用户还可以自行DIY出一些个有创意的数字组合,比如,我打算用户5201314这个组合。如果对某款酒情有独钟,到小支红酒公众号输入对应的数字,就可以查阅酒款详情,这样可以更容易加深对这款酒的印象。”

“酒瓶开发者”

张红年的创业团队是在2015年下半年组建起来的,在做了简单的评估后,这个项目立即启动。去年6月,第一批产品终于面市。但受技术限制,第一批只推出了两个品种,这与他的构想大相径庭。

“最致命的是不成熟的技术导致瓶盖有划痕,严重影响产品美观,我们立即调整工艺,虽然解决了划痕,但又导致部分产品不容易开启,跟供应商多次沟通无果后,我决定暂停市场供应,全力以赴寻找解决方案。”张红年介绍说。

小支红酒诞生的故事听上去很像小支红酒的口号,让红酒“更简单”。可实际上,那个过程并不简单。就如小支红酒的“真身”一样——“看起来一支普通的玻璃瓶子,外行人包括一些不了解内情的内行人,第一眼看它都觉得是在普通不过的小支,但其实里面学问大得很。”这是熟悉小支红酒的行业人士对小支红酒“真身”的评价。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我们对传统葡萄酒瓶的形状进行了创新,但必须保留封口标准,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了一年,坦白讲,过去的一年时间,我其实是一个酒瓶开发者。你知道,现在市面上的红酒封口方式分为Cork Finish(橡木塞)和Screw Top Finish(螺旋盖)两种。我们选择螺旋盖的原因除了更方便以外,还因为螺旋盖是新世界葡萄酒的标准,而新世界葡萄酒代表着创新和进取,这很符合小支的定位,因为你还有喜欢小支的朋友们,都是有着创新和进取精神的人。”张红年介绍。

据悉,小支红酒采用螺旋盖,需要突破瓶型的匹配和弱密闭的封口两个技术,而这两个技术在国内是空白的。小支科技选择了技术成熟的管制玻璃作为小支红酒的外观,由于管制玻璃需要采用软化再定型的工艺来形成丝口,不同于市面上流通的各种模制瓶是将玻璃融化然后在模具里成型的工艺,导致小支酒瓶在匹配螺旋盖时困难重重,只能放弃国际标准图纸,完全自主的重新设计了丝口方案。

张红年吐露,“很多朋友不理解,一个看似简单的螺旋盖,怎么就把我弄的神魂颠倒,毕竟,市面上各种螺旋盖太普遍了。但其实,外观尺寸要符合美学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容量,需要严格控制酒瓶壁厚,全新设计的丝口方案在加工的时候,又面临因为壁厚太薄而没有多余玻璃料形成丝口的障碍。”

据小支红酒团队介绍,从机械加工、工业设计、螺旋盖、灌装厂等各领域请来专家,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错,废弃的玻璃管和丝口模具堆积如山,情况依然不乐观。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从意大利找到了一把高精度的螺旋盖刀头,彻底解决了封口问题。

螺旋盖解决后,就是弱密闭问题了。螺旋盖弱密闭的关键技术是盖子里的那枚垫片,要确保弱密闭且保质期十年,全世界只有德国能做到,国内厂家用的垫片其实都是100%密闭,不利于葡萄酒装瓶后的自我氧化,也就无从保证酒体品质。

“要让用户品尝到好酒,这个技术必须保留。我们选择和上市公司海普制盖合作,从德国引进了BVS技术和材料。”

解决了封口技术,似乎一切都顺了。今年三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支红酒获得了小支红酒的外观专利。

“感觉好像老天爷都在帮我们。”小支红酒设计师笑着说。

“当然,小支红酒必将面临挑战。”张红年坦言,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解决用户问题是核心。保持团队的创新能力,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挖掘目标消费群体的特征和需求,不断升级创造,练好内功才是小支红酒需要着力去做的事情。

做产品,可以创新,但品质是最基础的功课,用心做好产品,为用户负责,这或许是小支科技张红年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一个认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