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杜牧的《山行》,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简直美得令人心醉,整首诗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彩画。
诗人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把所见所闻娓娓道来,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
以至于千百年来一直热度不减,可以称得上千古名篇。
而人们之所以喜欢它,也不外乎其中的出尘意境,以及那份平淡闲适的诗意。
我本人非常喜欢与“山水田园”有关的古诗词,因无法抗拒它的美,每每读来总是陶醉其中。
杜牧的这首《山行》古朴唯美,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而诗人项斯也同样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韵味绵长的《山行》。
相对于杜牧的《山行》,项斯的《山行》则于优美朴实中又多了几分深刻的蕴意,细细品来尤觉不一般。
青青的枥树林的深处也住着人,一条小溪由几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因刚刚跑过鹿群。
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缫丝的声响隔着竹篱也能听闻。
在路上遇见了卖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
它犹如一幅清丽而生机勃勃的山间景象图徐徐展开……不愧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古代很多才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胸怀大志,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才不经用,于是他们或借酒浇愁,或寄情山水。
盛唐时期的王维、南宋的辛弃疾,明代的唐寅等等,都是如此。
年少风华的时候,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可是几番风雨之后,终于厌倦了明争暗斗,最后宁愿相伴渔樵,笑傲寰宇。
唐代有一位落魄才子,虽然也有相似经历,却也有幸遇到了人生的一位贵人。
项斯,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今浙江仙居人。
成语“逢人说项”,项指的就是项斯。其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
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
项斯的名气虽不及李白、杜甫等唐代名家,但他也是在当时诗坛十分活跃的人物。
项斯“诗达长安”,作为台州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诗人,他在浙江仙居县历史上更有着不容置疑的历史地位。是仙居人的骄傲。
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
项斯生于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壮志莫酬。他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隐居山林达三十年,对山间的四时晨昏、风云草木极其熟悉。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山行》,便是写山村野景。
《山行》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唐•项斯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写山水,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了勃勃生机。
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绘影绘声,如歌如画,引人入胜。
这首诗写出了山间景色的清丽而又生机无限,笔法细腻贴切,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首联的意思是,青青的枥树林的深处也住着人,一条小溪由几户人家共享同分。
青枥(lì):一种落叶乔木,亦称枥树。
深:一作“疏”。 分:分配,分享。
起笔展示山间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
“亦”字表明此处枥木虽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而是“亦有人”。
有人必有村,可诗人并不正面说“亦有村”,却说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这就显得出语不凡。
这里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颔联的意思是,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因刚跑过鹿群。
回:一作“移”。 日午:中午。
颔联写景更细。诗人用“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写出极不寻常的诗境来。
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
同样,“草带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
“点染”本为中国画的技法,一点一染,淡浓、远近、深浅不同,景象更活现纸上。
诗中“点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见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如果单说“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就索然无味,即使单说“回峰影”、“过鹿群”也平淡少兴。
只有前用四字先“点”,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颈联的意思是,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缫丝的声响隔着竹篱也能听闻。
从:一作“冲”。茅舍:茅屋。 缲丝:煮茧抽丝。
在第三联里,诗人准确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抽茧来开拓诗的意境。
巧妙的是,诗人并未直说山村农民如何忙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而只是说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从而使读者自己去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
这里,诗人创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产生了一种令人倍感亲切的氛围。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尾联的意思是,在路上遇见了卖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
不惜:不顾惜;不吝惜。
岛云:白云飘浮山间,有如水中岛屿。
按照诗意发展,尾联似应写诗人走进山村了。
但是不然,当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
这一收笔,意味深长,是诗旨所在。“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诗人不投身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遁迹空寂的云山的苦衷。
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归家山行》),这里说的“不耻归”,同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随入岛云”,作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韵绕梁。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
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