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魔娃——儿子,妈妈爱你!
中午跟女儿去书店时,有幸邂逅了今冬第一场雪,那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的极细碎的雪。我们正在雀跃着,儿子发来语音,一边兴致勃勃地分享雪讯一边问我们是否还出门。得知我们正在途中时,他说那他放学还是自己看完中医再回家。
儿子每周六11点40放假,因为他参加了培优课,拿到手机吃过午饭后,12点30又得上课到3点放学。他拿到手机后一般会发个信息问我安排,我知道儿子还是很渴望我去接的,尤其是最近每周六放学后还要看中医,他一个人转来转去,回家都快5点了。周日12半又得出发,在家满打满算不到20小时,除去洗澡、吃饭、睡觉,放松时间确实有限。但妹妹也很想我陪,妹妹不是要在公园玩就是要待在书店。
哥哥第一次去看中医时,我还是把妹妹独自留在书店,带哥哥看完又一起赶到书店,后来哥哥就说还是自己去看好了。我知道哥哥是心疼我也心疼妹妹,可他终究也还是个孩子。所以每周六中午,他拿到手机后,我会跟他商量下下午的安排,他如果说自己去看的话,我就把看病钱微给他,每周中药报销后差不多220~250之间,每次我都微哥哥300。人不到位,钱不能也紧着孩子。哥哥在攒钱,已经攒了不少了,但每次放学他还是背着书包拎着衣服袋,乘公交去看中医和回家。这点儿我还是非常欣慰的!孩子其实很多优点,只是大人有时确实像校长说的“急功近利甚至贪得无厌”,我最近也时常反省自己。
我跟妹妹,我们经常互表心意,“女儿,妈妈爱你”“妈妈,我爱你”诸如此类的话,在我和女儿间频频上演。可是,随着儿子长大以及青春期叛逆,母子之间鲜少有这样的表白了!不知道上次跟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时候,前不久我甚至惭愧地发现我甚至忘记了他戴牙套前的牙齿样子,也很少去关注他戴了牙套后每期的变化。跟看中医一样,常常也都是他一个人去口腔医院调整。因为兄妹俩相距太远,步调不一致,我真的无法兼顾太多,他总是默默地心疼着我,独自去承担。
妹妹小,吃饭乖巧一点儿不让我喂,不生病的话,我就很知足很感恩,抱着亲了又亲。哥哥小时候也是这样,随着孩子长大,不知不觉要求逐渐提高,也逐渐在希望与失望间煎熬,失去自我,失去曾经的亲密无间,甚至亲子关系动不动就会紧张。我知道主因还是在我,对人对己都要求知行合一,甚至苛求完美。
我们很多时候,打着爱的旗号,煎熬着彼此。我们总容易理所当然地以无法抗拒的不平等身份制服孩子,甚至很多父母反而会觉得被伤害,却不知很多时候,是我们父母先伤害了孩子。很多时候,孩子比大人宽厚善良,他们舍不得责怪记恨,他们更舍不得父母因此内疚不已。他们在彷徨无措中摸索,在质疑与相信间摇摆。
最近,我不仅在反省还在逐渐纠正自己,重新以“心赏”与共情与儿子相处,慢慢我发现他也渐渐在变化。这周开始,在校讯通留言时,我也情真意切地加上了:“儿子,妈妈爱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22033/cf78304fbea053a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22033/ac9ea443b44a420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