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166(第876天2022.6.28)

2022-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嵘读书

初识《传习录》第876天

时间:2022年6月28日星期二

志愿:

立志成为一名自省、感恩、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践行者。

陪伴好身边人,践行做好身边事。

|当|下|即|未|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第 166条

2、读书践行心得:

《传习录》第 166条(6月27日-7月3日)心得:

原文:

1,关于陆澄的提问:

原文:学务无情,累虽轻,而出儒入佛矣,可乎?

用现在的话来表达陆澄的提问大概意思是:

学习一定要达到对待任何事物都无感情的境界,这样随事物而生各种念头的状况就会少了。这样就离开了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的思想而入了佛学里的脱离生活无分别心,这样可以吗?

答案是,当然不可以。

我们学《传习录》不是为了脱离社会远离亲人与朋友。从小的方面说学习是为了成为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的、坦坦荡荡不焦虑开心生活的人。往大的方面说我们是想做一名活的有意义、有意思、对家庭、对社会、对这个世界有奉献的人。

如果不是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之人,就像我这样是一个困而学之的普通人如何修习阳明心学呢?

如何克除私心私意?如何才能恢复心体之本然?

只有在事上磨、在事上炼克除私意,就是在生活中的每一次起心动念上每一件事情上去体会去觉察私意克除私意。

具体应该如何学?我的方法是第一步:学习、觉察私意

就是学理论知识,提升原有认知+践行,找出私意

1,学习圣贤先人:学习他们的文章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觉察自己的私心私意。

2,静坐:让心安定下来,静坐只是一种形式,在初学阶段被以往繁杂的心绪惯性带动心很散乱,初期可以学习静坐定心,培养自己的定力。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处理事务时能保持正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3,给发现私意找到抓手:最初反省私意,可以从觉察自己能不能做到,对待事、物、人是不是能做到已拥有的不贪恋,未曾拥有的不希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