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轮回

2023-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朝西的向日葵

今天仍然感觉累。

早上陪孩子学习,到上午10点半左右便开始打瞌睡。一觉睡到中午12点,一睁眼孩子的自习课也上完了,我依然有点昏沉。

一天时间如同一秒钟,已经来到了晚上。

我想,人的一生就那么短暂,如果把童年比作早上,青年年比作上午,中年比作下午,晚年比作夜晚,那此刻的夜晚时分,我想回忆上午的我,到底做了点什么,却想不起来了,就像一瞬间似的,已经来到了晚上。就像如今也是中年的我,当初的童年时期、青春期时期、青年时期也发生过很多惊心动魄的、刻骨铭心的往事,可如今回头望望,犹如一场梦、犹如前世之事。说到前世今生,说到生和死,昨天、今天和明天便是前世今生,晚间睡觉之前为生,睡觉以后没有知觉便是死。只不过,睡觉以后我们能醒过来,死亡只是睡觉醒不来而已。这样去理解人生,好像也能说的过去啊。

所以,人生是什么,不断体验,不断死亡,又不断复活?

那不就是轮回吗?那人死亡以后,是不是真的有轮回呢?轮回就是更长一点的日夜更替吧。那我们的大脑中是否留存这上一世的记忆片段,是否对上一世的有缘人有感应?

唯识论认为,心灵分为八个不同的结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大心识。

意识即第六识,我们所讲的思考、判断、分析的指挥中心,它做决定的依据是前五识输入的信息。

末那识即第七识,会执着于第八识库存的信息,且坚信库存中所见所想皆为我,会以为那就是自己,产生自我执念。会误以为是实体。

阿赖耶识即第八识,阿赖耶,是梵文,意思是收藏、库藏。储存了过去生命中的一切善、恶、业的资料。犹如种子库一样,又被称为识种。是一切业力寄托的存在,也是前七识的根本,无论我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怎样,都是经由它而实现的。前七识所输入阿赖耶识中的各种信息存储在内,便于随时读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