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自己贴标签
这几天开始听《精英日课》第三季,在讲相对论,确实很烧脑,不过里面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给自己“贴标签”又有了最新的科学解释,这边整理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1、激发”认同感“可以让人尽快进入角色
激发认同感就是一个很好的影响力工具,可以左右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曾经做过这么一个研究。有些人开车的时候爱往路上扔垃圾,研究者测试了两种劝人不要乱扔垃圾的广告词。一种方法是直接说,“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效果很不好。另一种方法就是激发人的认同感:“我们德克萨斯人不乱扔垃圾!”效果就很好。还有一个例子:在考试之前,如果老师跟学生说,我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人 —— 给学生贴个“诚实的人”的标签,考试作弊的比率就会显著下降。这是因为一旦激发了认同感,做事就是自动的——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肯定要做这样的事儿。所以老师和家长们都喜欢用这招:你是好孩子,你得如何如何;你是聪明孩子,你要如何如何……这对于一个在某一方面处于蒙昧状态、或者没有什么明显认同感的人来说,建立认同感激励效果很明显,人确实会出于认同感去做一些事。比如朋友圈经常出现的,不转就不是中国人等等,其实他转的时候不一定是真的愿意去转,而只是出于我是中国人,我必须这么做的认同。
2、认同感其实是一种”固定思维模式“
但认同感非常脆弱,一旦遇到了任何挫折,比如一件事没做好,或者该做的任务没有做,他就会质疑自己的认同感。文章中有这么一个研究,研究者找来了139个四到五岁的小孩,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对第一组的小孩,老师会用语言去暗示他们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这组称为“认同组”。第二组则可以叫做“行动组”。老师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事儿 —— 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一个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去帮他一下。”结果是,如果这个任务非常简单 —— 比如地上掉了一支铅笔,让孩子把铅笔捡起来 —— 那么认同组的孩子就更愿意去做。“爱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标签在他身上的确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他更愿意帮助别人。但是,如果这些小孩遭遇过一次挫折,结果就不一样了。比如说,研究者让孩子把桌上的一个盒子给收起来。那个盒子里装了很多乒乓球,但是盒底是坏的,孩子一拿盒子,乒乓球就撒了一地。这是一次挫败!认同组的小孩就感觉很不好,认为是自己没完成任务。现在,经历了这么一次挫败之后,再让两组的孩子去完成一个别的、稍微有点难度的任务,认同组就有点不行了,他们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自告奋勇去帮忙的反而大多是行动组的孩子。这时候,研究者再问那些没有举手帮忙的认同组的孩子,你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吗?发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也降低了。研究者分析,这是因认同组的想证明自己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是一次帮忙失败之后,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害怕再次失败。结果再有帮忙的机会就没有帮。可是行动组的那些孩子,他们就只是行动而已。其实,这跟我们我们家媳妇的减肥事业很类似,他每次尝试一个减肥方法钱,总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很大的目标,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她就开始怀疑是减肥产品的问题,或者的减肥方法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每次至今没有一个减肥方法坚持超过3个月,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半途而废。
3、我们应该用成长思维模式来做事
可以说,认同感就是琢磨自己是个什么人,是一种固定思维模式,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结果是这样的人真的不容易成长。同样是做习题,如果夸一些孩子“聪明”,接下来如果是面对简单的题目,这些孩子的确更愿意回答。但是面对难题的时候,这些孩子就不愿做了,因为他担心难题会证明他不聪明,会崩塌他的人设。而成长思维模式,考虑的则是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正如《微习惯》中作者所做的那样,坚持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因为一个俯卧撑实在是太简单了,所以他每天做了一个俯卧撑之后想,既然已经做了,那索性我就多做几个吧。多做了几个之后,他又想再做一个引体向上怎么样,这个动作也很简单啊,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引体向上,做完以后觉得还有点力量可以再做几个,他又完成几个。这个时候,他的肌肉已经活动开了,身体有兴趣再多做几个了。结果,原本只计划做一个俯卧撑,最后实际上陆陆续续坚持下来各种运动做了居然有30分钟。两年后,他就拥有了梦想中的体形。
其实,自信从来不是来自别人告诉你是什么人,或者你自己想做什么人 —— 自信来自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所以我们应该真正关心的是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而不是自己头上是什么标签。只有在行动中不断试错、不断成长,坚持下去,你就能成为你心目中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