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2022-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轩窗翰墨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网图  侵删

译文

少说话,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状态。所以狂风不会持续吹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是谁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天地。连天地的特殊运作都还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积极求道的人,与道同行;修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有德;失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无德。认同有德的人,道也会获得他;认同无德的人,道也会失去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

解读

末学在仔细品味本章之义理时。自然想起了那时候,上小学时所唱过的一首“东风吹、战鼓擂”的革命歌曲。隐约记得歌词中这样唱道: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规律不可抗拒、不可抗拒……。

在这篇文章中,老子说得道之人要行“不言之教”。他说只要相信道,照着去做,就会自然得道。反之,一意孤行,背道而驰,就会离道愈远,也不可能得到道。

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时无刻地运动变化着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而老子以自然为例,说明无论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天地间的一切,无论好的或坏的、高的低的、远的近的,长的短的都会随着大自然风云变幻。

因此,我们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和德,才能从中获得无限的益处;否则,我们不但得不到任何益处,而且还会为大道大德所抛弃。不遵循大道和大德,必然会遭受惩罚。总之,违背大道大德就等于自我毁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