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语》学习善读「论语」

善读「论语」6.14:守规则行不由径,不谄媚为人端正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70人  善氏

雍也篇第14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那里发现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其人品行端正,从不搞歪门邪道。不为公事从不来找我。”

【注释】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春秋末期吴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小孔子45岁。“孔门十哲”之一,位列文学科第一名。与子夏、子张齐名,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子游在前面的“为政篇”和“里仁篇”已有出现。

“武城”,鲁国的邑名,在今山东费县境内。“武城宰”即武城地方长官。 

“女”同“汝”。

“得人”,指发现人才。

“焉”,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耳乎”,也有它本写作“尔乎”,无实际意义的语助词。

“澹台灭明”,复姓澹(音“谈”)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与子游年龄相仿,后亦为孔子弟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径”,本义为小路,此处引申为邪路。“行不由径”,即为人品行端正,不搞歪门邪道。 

“偃”,即言偃。是子游自称其名。

【评析】 

人乃道器。是故志于仁道的孔子极为重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而与子游的这段对话,则反映出孔子对于举贤的重视。而子游举贤的标准似乎也很独特有趣,其一是“行不由径”;其二竟是“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按古时规矩,路在田之外,径在田之内。行人须由路不由径。因为由径而行会毁坏农田。但至孔子时,规矩虽存,而行之者寡。行人为图便利,往往取捷径而行。但子羽不随波逐流,仍坚守“行不由径”的规矩,跬步无失,甚为难能可贵。此子游以澹台为贤者一也。

澹台灭明与子游交往都是为了公事。如果不为公事,澹台灭明从不主动与子游亲近。不像有些人,寻找并创造一切机会跟领导“亲近”。其实那点儿心思谁人不知?无非是为了与领导拉近关系、建立私谊,以便谋取个人利益、达到个人目的。这种谄佞媚取之事,君子非不能也,实不屑耳。因此,在与澹台灭明的交往中,子游非但没有感觉受到冷落和怠慢,反而体会到澹台人品的高洁与端方。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子游以澹台为贤者二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澹台灭明为人端方守礼,行事光明磊落,不结党,不营私,不偷机取巧,不搞歪门邪道,此非贤者而何哉?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要用贤,首先就要识贤。而一个人的真实品行,往往就隐藏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之中。要发现细节,就需要有一双“慧眼”。然而“眼睛”常有,“智慧”却不常有。

那么,怎样才能有“智慧”呢?我认为,“善读《论语》”就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