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名记忆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垚森
诗意地名记忆
原创作者:韩奋
推荐:甘肃武山 陈中杰
一个村庄里的若干地名:
沙洼地、官道地、南沙地,
这些地,道出庄儿上贫溥沙地,
那些年干旱、沙地、碱洼地,
这就是村庄的生态环境。
“庄儿上,垵瓜、种菜、栽红薯,
不推地柱儿,吃不上。”
村最东的沙洼地白花花一片,
盐碱、板结、湿洼、泥泞,
退水渠大雨哗哗……
小鱼、蝌蚪、青蛙、跳蛙,
童年玩耍、游戏、捕鱼、抓青蛙。
昔日的盐碱地,
今日到水浇地,
小麦与玉米,红薯地。
野兔与飞禽的出没之所,
多年前在这里是祖父母的坟地。
经过时,儿时会一身的悚然,
童年时割草、挑菜,
一场黑色黄土旋风――
把我的帽子飞扬、箩筐转走,
至今已成为童年
一段孝道与传说。
三十年前在这里
是生产队的试验稻田。
亩产千斤的纸上收成,
却填不饱村里人的肚子,
村里大队兴修水利防渗渠,
家家户户的老坟地刨砖头。
“学大寨”的一阵风,
让先人露骨、平坟,
早出勤,午送饭,晚收工。
平整土地,铺沙盖碱,
铲圪塔平坟头,
深翻茬沟摊到人口。
而如今这些土地分田到户
责任到人。
不在乎远近,不计较沙、碱
一转眼,不朽的庄稼遍地
小麦、玉米、蔬菜插花种,
红薯、山药、西瓜菜瓜黄。
我总要迎面碰上那些记忆里的瓜园
那些绿叶遮地满地西瓜、黄菜瓜,
多少年来“按瓜点豆”农村父老乡亲
这让我不能忘记那――
红薯山药西瓜香……
忆苦思甜后庄户人家,
是我祖辈、父母、弟妹生长的张家庄,
如今是“名扬三晋”的蔬菜大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