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这部豆豆作家的小说曾被拍为电视剧《天道》而一直占据电视剧收视率高榜,封为神作,我也之前看过这部电视剧,被王志文饰演的丁元英所打动,的确这个人物让人印象深刻,其中的有些精辟的话语很能令人引发思考,我觉得这部剧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这部书里的思想和观点真的是非常深刻,尤其是丁元英关于儒释道的解说,关于文化属性的见解,关于救世的论道,关于孝顺的见解,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之所以不可思议,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进行表达,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因为太经典太深刻了,所以忍不住就和时下的生活风气不自觉的进行对比,时下那些肤浅的流量明星,那些一时的热点不可能和这部神剧的魅力相提并论,这部神剧在我看来就是一块沉重而冰冷的石头,它压在心头不管我们什么时候翻阅这部作品,都会有种沉甸甸的清醒的感觉。而时下的流量明星所谓的热点也不过是像风一样,可能热点的当口风刚刚刮起来的时候你的心田会有些褶皱波澜,可是时间久了,你早就忘了曾经的热点它早就不是热点了,在时间面前,所有的热点都会降下温来。
韩寒说,这是一个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的时代,可是《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剧告诉我们,经典的东西永不过时,豆豆也不是站在那个风口上飞猪,她用思想的翅膀可以飞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陌生人,希望你也做个深刻的人吧,多一点现实里的清醒思考,少一点跟风热点愚弄自己的傻瓜吧。
其实在无意间看过电视剧《天道》已经很久了,里面的丁元英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挺深刻的,他是一个谋略眼光神乎其技的人,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一个不入世俗文化的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通过文化属性就能有预见功能的人。从放假到今天看完原著小说发现与电视剧之间的差距无二,只是电视剧里删去了一些相当精彩的环节,想想真是可笑,不过总得来说,阅读所带来的感受还是要远远大于观影所带来的感受,不过说真话还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接受阅读文字,这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吧。
这本书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文化属性四个字,那么什么是文化属性呢?说白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本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韩楚风和丁元英打赌把车输给了丁元英,丁元英在私募基金中一把赚了那么多钱,以扶贫的名义杀富济贫,从乐圣公司那里化得一点缘,取得最后的胜利,让格律诗公司一下子就与乐圣平起平坐,最后连刘冰的死都提前预判好了,为什么他能在私募基金中取得全面胜利,为什么他能知道韩楚风会输,为什么他能以扶贫的名义书写王庙村脱贫的神话,为什么他能预见刘冰的死亡呢?一切看起来那么的不可思议,但是一切又都在丁元英的掌握之中,私募基金结束后关于丁元英的解读和别人对他的评价其实已经刻画出了丁元英的形象。
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常人理解的魔鬼吗?难道不是神人吗?不是魔鬼又是什么呢?不是神人又是什么呢?五台山大师说丁元英这个人身上有三分贵气,三分静气,三分杀气,还有一份痞气,他所做的一切在普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存在,可是他所做的好像只有一条,那就是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来办事,破解了更高空间的文化密码,只要做事符合了规律就是合乎了天道,道法顺其自然,不可思议,如来。
我们所以为的神话是不可思议的事,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恰恰是每一件普通的小事叠加而成的,神话是什么,神话就是普通人干普通事,上等人干上等事,中等人干中等事,这个道理好像大家都懂,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就是打破格局的这种眼光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丁元英是个了不起的人,可在现实生活中他平凡普通那么的不起眼。他所说的每句话里都暗藏着玄机,这可能是一个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对他最初的看法,可是他也只是按照客观规律在办事说话,只是他看到的比我们看的远,看到的比我们看的透,我们无法突破思维的局限,认知的局限,可是他却可以,这可能就是这个人物身上最大的财富,肖雅文说这个人只有把他定义在朋友的位置上才最可贵,没必要把她拉拢成为情人和恋人,也不应该远离这种高人,透过他你就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我想作品中的肖雅文说的是对的。芮小丹这样的红颜知己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无法突破自己认识的,无法突破思维局限的,这种存在于普通人大脑中的思维和认知就是他的性格底色,比如我总是爱生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大嗓门嘶吼着他让他去干着干那,我知道生气不对,可是我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孩子也已经习惯了我的歇斯底里,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我认知到了,但我无法突破。我迷茫,我困惑,我在隐忍中爆发,又在爆发中有所隐忍,我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傀儡,这样的挣扎了三十多年,或者一辈子都将在挣扎中度过。
我一直在想,我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想的人,总能气定神闲不变声色的无形的指挥着千军万马,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奋力扬鞭,创造辉煌,丁元英给王庙村的老百姓给的到底是什么,是就业的平台,是创造财富的方式,是出人头地的机会,都是都不是,我想给了他们的应该是本该如此的生存理念,没有谁被破格,没有谁被神话,都是在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的夹缝中求得的突破和发展。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杀富不去,救贫贫不离的道理吧,格律诗公司的发展都是符合天道酬勤规律的,市场就是市场,谁的价格低谁就就有优势,这就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提神罪犯王阳明,芮小丹通过学习丁元英教给他的智慧,打开了这个人的心结,最终给他的灵魂划了一个句号,当王阳明明白了什么是道,什么是文化属性之后,也就死的瞑目了,死前的一句话让文化囚徒王阳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文化属性这四个字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我在想我们身边到底还是弱势文化比较盛行啊,因为它易懂易学易用,而像丁元英这种看破更高空间思维密码的人的确是太少太少,我心里总想着在现实生活中能依靠这种人,可能这就是一种弱势文化的体现吧。我不是强者,我是个小心翼翼的弱者。
文化属性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所用无所不用,比如婚姻关系中的两个人,一个人总想着处处物质的满足,另一个人则追求精神上的富有,这样的两个人可能注定不会走太远,谁都没有错,只是两种文化属性的不同,两种认知的不同,这就是距离产生的原因了。乒乓球就是乒乓球,铅球就是铅球,他们的质地不一样,你就不能让他们从同一个高度同时着地。乒乓球你只有把它放在了乒乓球桌上才有意义,而20公斤的铅球你把他放在铅球场上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来。这就是合乎规律的天道,是如法自然的神话。
丁元英扶贫的神话缘起于一场美好的爱情,这个缘起可能只有韩楚风和芮小丹知道,爱情最奢侈的模样就是你相信我,我就有信心给你一个奇迹,都说男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女人,丁元英在王庙村创办的格律诗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奇迹,为自己心爱的女人挥掷千金又算的了什么呢?士为知己者死都可以。其实最后的情节中丁元英就已经面对了死亡,如果林雨峰都已经决定去死了,那么给丁元英来两枪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只是我们看不懂罢了。
到最后,我很想再在这部剧中看看叶晓明和冯世杰的影子,可是作者就在芮小丹去世官司打赢之后就戛然而止了,我也只能是去畅想了,可能叶晓明和冯世杰还有刘冰压根就没想过格律诗公司会打赢这场官司,一个90万的诉讼费就把他们打趴下了,想着赶紧退股自保,可是等到他们真的退股了,等到别人要以650万收购格律诗公司后,刘冰又被惊呆了,人啊,当跳出一种危险之后,就会忘记危险,只会看到别人的成功和利益,刘冰就是被这种人性给打败的。
刘冰,叶晓明,冯世杰三个人退股其实都是他们的认知范围圈定了他们,一个自己都没想到的结局怎么会强迫他让他自己去相信呢?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所以他们退股了,他们害怕了,可是肖雅文的逆袭正好说明了它看到了这种害怕背后隐藏的成功。所以她还是果断的从欧阳雪的手中买了股份,这就是她透过丁元英看到的世界的另一扇窗,了不起的女人,了不起的见解。她的成功就差一个时机,而这次她抓住了这个时机,真佩服这个女人的见识,也为她感到高兴。
《遥远的救世主》情节跌宕起伏,尤其是在看到中后部分的时候,我才觉得作者豆豆全面发力了,因为这一部分是小说的高潮,也是最令我欲罢不能的部分,不仅是全文的情节在此时是高潮,更是因为此时的文字表现力十足,跟乐圣公司相互争执的过程最让人读的津津有味,在断断续续中啃食完这部小说的全部文字大概不到半个月,所思所悟太多太多,我都有个习惯,在写书评时总喜欢边看边写,其中哪些地方有所感悟就会赶紧写下点东西,可是这部剧我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就没有动过笔,因为我想看到一个完整的丁元英,想看到依照规律办事的芸芸大众是不是真能走出藩篱。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都没有走出来,因为他们理解不了丁元英,欧阳雪也谈不上理解,只是彻头彻尾的相信丁元英,跟肖雅文一样相信,这样的相信让他们走上了辉煌,芮小丹说只要不是自己悟到的,你也给不了我,叶冯刘都没有悟到,所以他们的层次和境地就在那里,做嫁衣做炮灰都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那样的人。
除了《遥远的救世主》,豆豆还写过两部小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拜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吧,这部作品在我心目中已经封神了,这就是经典了。
分享和感受就到此,陌生人,如果你们没有开悟我说再多都没用,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