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具癖

从0到1,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五)-太极两仪四象

2016-11-27  本文已影响278人  落花生先生

Previously to 从0到1,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四)-打造个人动力引擎


本章介绍几个思维工具。

一、太极 - 极简原则、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原则,换句话说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简单粗暴有效。

捅一捅就好

为何提出这么个原则?

首先,世间万物如此复杂,但是人的思维能力有限,我们要在复杂中抓住简单本质,这是非常有效的思考方式。这与28原而有异曲同功之妙。[1]

其次奥卡姆剃刀也有许多推论可辅助决策,选择困难是人的本性,奥卡姆剃刀给我们一个决策依据,那就是选择更简单的那个。

对于做产品来说,极简设计原则也常常被使用。

Twitter的创新中最让人深刻的就是140字的限制,而正是这将微博与博客区别开来,从而创造出如此多的新玩法。

Apple产品的设计从来以致简闻名。

总结来说,不看这坑爹的名词。我们只说极简,它就是如此:

二、两仪 - 辩证思维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辩证的看问题,可我们真的做到了么?我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这一小节介绍的思维工具,我称为辩证思维(借用),只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名词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思维方法,就是不单一的看待问题,而是看一看它的对立面或者反方向。

本节所说的辩证思辩,也像是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二元思维。

** 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人云亦云,其中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看一看人云的反面是否成立。**

对一个穿newbra的女人,一半人在想什么支撑着它,一半人在想什么时候掉下来,你怎么看?

人们常说google之所以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主业搜索的收入占了公司的80%以上,但是真正做搜索的员工只占不到10%。所以它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去做那些创新的工作。因为它可以承担这些机会成本。

但很明显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是错误的归因法。因为google伟大,所以它所有的特点都归因为优势。其实不到10%的员工做了公司80%的营收恰恰是公司的问题,就好像现在的百度。

这个例子只想简单说明,独立思考,源于怀疑,源于不只单一角度看待问题。

读书的时候,很多的致用类书籍会花大量的时间证明自己的方法有效。这时我只问一句,方法不适用于何时?(这同样适用于本文)

奥卡姆剃刀一定是正确的么?这并不确定,因为它不是一个科学论证,而只是一个简单方法。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构建复杂系统而非绝对简单。如计算机之于算盘。

什么时候辩证的看问题是不对的呢?有的时候决策过于优柔而失良机之时不应考虑太多。这往往是奥卡姆剃刀发挥作用的时候。

有人说自己从来不说假话,那么我只看他的行为是否真的表现出来是不说假话。对立的看人的言行是否合一,也可看做是一种二元思维。

恋爱中,恋人常常会嘴上抹蜜,可是对方是否真心对自己,是应该分开来从行为中找寻,而不能只听对方说什么。

工作中,有的领导说如何如何信任你,那么也需要看对方是否真的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你去办,是否真的在利益分配上能给你有所倾斜。

辩证思辩广大而精深,因为它可以让你不再成为一个单一思考的人。

三、四象 - 四象限思考

我一直认为写ppt最困难的是如何组织思路让自己言之有物,其次才是如何设计页面格式什么的。

这节介绍的算是一个ppt工具吧。有助于整理和发散自己的思考。

BAT有个五级领导力的说法,其实这就是种用到四象限的思考。

五级领导力
简单说来,就是两条轴,一条是业务-人,一条是对内-对外。以两条轴为坐标系,可分四个象限,以四象限为引子去思考相应的领导或者管理职责。

波士顿矩阵
管理上对企业价值的划分,也用到四象限的分析方法。

波士顿矩阵
同样,也是以两个维度做轴,一条是需求增长率,一条是相对市场占用率。

更多的四象限分析法的例子可见: 高大上的四象限思考方法,这里就不再例举。

四象限的分析法,本质上是在辩证思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两个维度做轴,每个维度再有两个对立面,所以可分出四个象限来做分析。算不上什么特别厉害的思维方法,但是却有不小的借鉴的价值。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几个思维工具。

最后再更新一下我们的思维模型

思维驱动行为模型 v1.5

TO BE CONTINUED...
从0到1,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从0到1,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二)
从0到1,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三)-打造个人信息系统
从0到1,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四)-打造个人动力引擎


[1]: http://www.jianshu.com/p/c4609cd8d9f8 从0到1,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二)
[2]: http://www.jianshu.com/p/afa5f6a8a7c7 设计法则:奥卡姆剃刀原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