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触碰伤疤下的脓血?
2019-06-04 本文已影响4人
高校心理咨询师郭老师

很意外地,十几个一起吃饭的人中有一半是老家同村出来的,交流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多年前的故事,张家揭不开锅、李家买不起新衣弟弟穿姐姐的裤子,因为侧开门被同学嘲笑;王家虽然能吃上饭耽但一家老小特别抠门儿,早饭吃剩的咸菜还得锁起来,生怕被孩子偷吃……
因为幼时食不果腹,所以对邻里间谁家能否吃饱饭的情况记忆犹新,而且有些细节能详细叙述(谁知其中有没有头脑中再创作的成分啊?)可聊起具体情境,总有人打岔或不承认我的例证。当然只是无话找话,并不是什么事关你死我活的大事,边吃边聊,貌似其乐融融。

饭后分别,同向返家的三两个人漫不经心散步回来,马上就要和其中一哥们儿分别了,他突然叫着我的名字说:“今天你不该揭我家的短儿,当你家里那么惨,别人都知道了太尴尬了,会不会看不起我?”看来饭间我讲的故事真实度还是可信的。但我觉得这位仁兄的心理阴影面积也太大了,都已经是城里人了,对幼时吃不饱饭依然讳莫如深,被别人翻出来好像很尴尬。
人的感觉和对情绪的处理是有讲究的,提到历史沿革这哥们就反感,说明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都会有自私、自卑、大方得体等特点,但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挨饿,这是历史的原因、而且几乎全国各地百姓都会挨饿,这不是自己和家人的污点,有人当故事翻来覆去讲,有人讲起来还会很激动;而有的人却不愿意提及,像不能触碰的伤疤……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感受和看法不同,这本无可厚非,但因为自己不喜欢吃苹果,就不允许别人说苹果好吃,这就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