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精读之第5、6章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1人  葡萄小喵爱读书

       今天精读了《自控力》的第5/6章节,可能由于昨天读第4章共鸣太多,太过于激动了,今天读着两章感觉平淡了许多。哎,觉得自己还真是任性啊。

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我们的大脑错把奖励的承诺当做快乐的保证,实际上是分泌的多巴胺产生作用。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暗示,让我们误以为这样做是可以得到快乐,而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在自我控制的道路上,要时刻注意区分真实的奖励和虚假的奖励。比如神经营销学和环境的刺激,就会让我们在商场更多的购物,这些我们以为的快乐的源泉,实际是痛苦的根源。

         欲望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没有欲望,人就对什么都失去兴趣,甚至会让人得抑郁症,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正确的方向上。

“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前一章应该提过,当我们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我们的意志力会减弱,所以放松可以补充意志力。这里也提出压力可以让诱惑变得加倍,以至于我们屈服于诱惑。“恐怖管理”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管理系统,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一个这样的系统,当我们感觉恐怖的时候,就会有压力,就会自动去调节情绪,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也是经不起诱惑。文章提出推延行为就是因为人对未来感觉到恐怖。

        “那又如何”效应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当我们在自控的道路上尝试到失败的时候,会对自己说,反正已经这样的了,自暴自弃。我们产生了罪恶感,自责感,这些感觉导致我们更多的堕落行为。如何去破解这一现象呢?就是自我原谅,一次的失败没有关系,我们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新再来,降低罪恶感,增强责任感,继续沿着最初的目标前进。

        书中又给出另一个新的概念“虚假希望综合症”,顾名思义,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过去的自己,曾经下过多少次决心要改变,做过多少次计划要去变成更好的自己?做计划、下决心其实都是简单可以实现的,而且会让我们心情愉快,因为仿佛我们已经看到未来的自己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成功了。实际上这些都是虚幻的泡沫。难的是真正的行动,所以我们从现在的行动开始,采取行动,而不是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