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dai

关于最近一些新闻的梳理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64598人  47a0cb23728b

原定是写“民族问题”系列,今天分析下最近的三个话题,梳理其内在逻辑。

一个贸易战,一个刘鹤黄奇帆,一个孙波落马。


一、贸易战

贸易战从4月到6月,一波三折,大家的看的也多,各方面人士写的也很多了,似乎越来越多人持对中国命运持悲观态度。

是的,随着中美阶段性贸易战的全面开打,也随着楼市泡沫越来越大,中国的内忧和外患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情况的确不容乐观。

再放眼一下国际,从今年开始,美国特朗普向全球吸血,加息缩表和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土耳其货币直接崩溃,阿根廷八天内紧急加息三次到40%,俄罗斯干脆直接股债双杀,在美国的吸血下,这些国家一片哀嚎,唯独中国还在坚持抗战。

然而,对美国来说,土耳其、阿根廷崩了没多大意思,瘦成竹竿的毛子经济崩了也不够吃,对美国而言,只有拥有巨大经济体量的世界老二中国的倒下,才能成功实现特朗普的“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

中国在贸易战场上,承受了美国最主要的攻击,压力的确是十分大。

而中国部分人还对贸易战产生了战略误判,认为这是特朗普为了中期选举搞出来的噱头,这场贸易战会因中期选举的因素而结束,因此判断贸易战全面开打是可以避免的。

如今局势的发展,已经推翻了这一判断,这场贸易战打成持久战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而相比能向全球转嫁危机成本和收割财富的美国,中国却很难向国外转嫁成本危机和输出风险。

毕竟,美国军费开支和政府债务都占世界一半,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还初现端倪,只能向国内转嫁成本。

比如踩钢丝一般的货币放水,比如强硬规定上市公司股东不得质押股权,比如公安部参与打击炒房客和房产中介,比如房地产税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一来,国内社会在房地产肿瘤的挤压下,发展韧性和危机承受力已经越来越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空间也变得有限,中国能“拖”的时间有限。

二来,贸易战如果打成持久战,中国的战损比略高,在经济领域的贸易战上,中国“拖”的越久,输的可能性越大。

这样说来,岱岱也对中国经济悲观咯?

岱岱这么说道:

“我对中国经济悲观,但我不对中国命运悲观。”

因为这轮贸易战再怎么持久,也不可能打过2020年。

早在台海系列的《国手撸袖,看我一杆清台》中,岱岱就提出了美国各界对美国2020年经济危机的预测:

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测,一些经济学者认为,在2020-2021期间,美国有可能陷入一波经济衰退。

全球资管基金规模最大的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写《原则》的那一位大牛,就持此观点。

Ray Dalio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与前美国财长萨默斯进行对话时表示:

我认为,美国正处于泡沫前夕,终归会步入泡沫阶段,耗时不会太久。在我们选出下一届总统之前,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蛮高的,可能性达到70%。

这不是Dalio一个人的主观判断,今年5月10日,在接受调查的美国经济学家中调查,约有59%的人认为,美国的目前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在2020年结束,另外的22%的经济学家则认为是在2021年,一共81%的经济学家都认为2020年是美国经济的周期尾部,并认为可能是在2020年总统竞选最激烈的时候出现。

不仅经济学界对美国“盛世隐忧”感到不乐观,连有官方意志的美联储,都委婉的表示2020年美国经济可能遇到危机。

美联储前任主席,耶伦大妈,估计也对此做好准备了,之前耶伦曾几次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美国潜在的“经济过热”风险,并在季度预测表格中预测2020年美国GDP增速从2.4%下降到1.6-2.0%的区间,失业率从4.1%跳升到4.6%,很委婉的暗示2020年美国经济的衰退。

也有人说,这是美联储打算进行经济软着陆,通过人为诱导一次温和的经济衰退来释放泡沫避免美国重蹈08年直接跌落的覆辙,在2020年重新进入降息周期,从而为未来的新一轮经济周期重新洗牌铺路。

中美贸易战已经打成了持久战,美国如此来势汹汹,如此不以选举选票为影响转变政策,未尝不是因为有“2020年经济衰退”这个大忧患。

所以看看上面那句话:

对美国来说,土耳其、阿根廷崩了没多大意思,瘦成竹竿的毛子经济崩了也不够吃,对美国而言,只有拥有巨大经济体量的世界老二中国的倒下,才能成功实现特朗普的“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

今年已经是2018年中旬了,离2020年的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岱岱相信,只要中国利用朝核利用伊朗打的一拳开,牵制美国战略资源,只要中国在这两年中不犯重大战略错误,不出严重战略误判,不主动刺破楼市泡沫,中国挺过这两年等到美国内部危机而美国自然实力收缩,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贸易战一眼望的到头。

我们中国,要过两年苦日子,这两年,我们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挺过了,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同时,岱岱也想对一个人说一些话。

这个人叫萧伯纳。

他是著名的戏剧作家,他曾这样指出:“爱国主义者是一群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

为什么萧伯纳这么“鄙视”爱国主义者呢,因为他认为:

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好,只因为你生在这里!”

萧伯纳已经于1950年去世,如果萧伯纳还在世,岱岱会找到他,当着他的面,对他说这样一段话: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是让你确信你的祖国比其他国家都要好,而是当你知道祖国不够好后,你依然有决心有信心,让你的祖国变得比其他国家更好。

只因我,生在这里!


二、黄市长和刘权威

岱岱一直很赞赏黄奇帆,十分注意聆听他对经济的讲话和意见,对“有总理之才”的他很是惋惜。

他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知道国家经济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中央正当用人之际,所以退居二线的他不甘寂寞,屡次对经济把脉下药,屡次对中央建言献策。

以至于中国经济,有了个“黄奇帆定律”,那就是:

中国经济问题越多,黄奇帆的发声就越多。

中国经济问题越严重,黄奇帆的嗓门就越大。

看看今年,从4月份到6月份,黄市长在各大公开场合发表了多少直指经济问题的言论。

岱岱不禁联想到这样的场景:

两个人在下棋,旁边站着黄奇帆在看棋。

下棋的一位处于劣势,棋局处处都显杀机,而他却昏招迭出,棋局越来越恶化,而旁边站着看棋的黄奇帆,却比下棋的还急,他不停的抓耳挠腮,指点棋局,对下棋的那个人说“走错啦,不该这样走的啊”“卒过河啊,过河啊!”“他要将军抽车了,上士!”……

黄奇帆不甘寂寞,跃跃欲试的心态,是这样的呼之欲出。

以前岱岱是很欢迎黄市长的精彩言论的,不过总结出中国经济的“黄奇帆定律”后,岱岱逆推发现,黄市长对经济的哪方面发声,经济哪方面就有问题,黄市长发声的嗓门越大,这问题就越严重啊。

所以,岱岱现在对黄市长上头条,是又喜又怕了……

玩笑之余,心里对黄奇帆,更生惋惜。

毕竟,黄市长不是某人的权威人士啊。

不过,貌似中央的权威人士,最近也不是很顺。

岱岱群里曰:

黄市长怀才不遇,刘权威黯然神伤。


三、孙波落马

关于中船重工总经理孙波的落马,在各大喷涌出来的热点面前,已经越来越不显眼,渐渐被人们淡忘。

然而,孙波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会远远超出我们想象。

我们看这几个细节。

1、中船重工对航母的重要性

中船重工是大型国企,一直负责中国水面和水下舰艇等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和试验,大名鼎鼎的701研究所,就是中船重工下属的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而辽宁舰和首艘国产航母,均与中船重工有着密切联系,母,皆和中船重工有密切关系,以至于中船重工被誉为“中国航母摇篮”。

2、中船重工的腐败情况

落马的孙波,是中船重工的二把手,位置重要,不必多说。

更令岱岱心惊的是,中船重工的腐败情况。

孙波不是第一个落马的中船重量级官员,2016年,中船重工刘长虹落马。

是的,落马的是中船重工的纪检组组长。

当纪检组组长都落马的时候,孙波在干什么呢?

那时的孙波,是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

而且担任了整整2任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副组长。

不到2年,中船重工的纪检组组长和中船巡视副组长,双双落马,而且后者更传言与国外情报势力有关系。

中船重工的军事意义如此重大,中船重工的腐败性质如此严重。

孙波落马,舆论猜疑航母质量是否受影响,专家第一时间出面释疑了:

“航母是国家战略武器装备,造船的每一个步骤肯定都受到严格、科学的审查和管理,不太可能出现某个人受贿后在某个环节从中阻挠或偷工减料的问题,因为任何环节出了问题就必然会影响下个环节,问题会很快被发现。

孙波落马是他个人违法违纪的问题,与航母没有直接关系。” 

虽然打消了国人的一些焦虑,但中船重工性质恶劣的连续腐败,还是给中国国家军事安全,打了一个大问号。

6月11日上午,孙波正常去下属公司调研,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5天后的6月16日,官方通报他落马。

6月11日下午,刚刚结束上合会议的某人,视察北部战区海军,并登上潜艇,下舱室、进战位,视察官兵。

岱岱细细数来,某人上任的6年来,加上这次,一共6次视察过海军。

第一次是12年12月,他上任才20天,在南海,他登上了被誉为“中华神盾”的“海口”号导弹驱逐舰。

钓鱼岛局势紧张,登上“中华神盾”驱逐舰,强势对外的意味明显。

第二次是13年的4月9日,在一周之前的3月30日,朝鲜金正恩宣布和韩国美国进入战争状态,4月份,刚结束博鳌论坛的某人,来到海军驻三亚部队,专门登上“新型”潜艇。

按照中国海军命名习惯,以长征命名的潜艇,为核潜艇。

朝鲜差点开打,中国秀点肌肉。

第三次,是13年的8月,某人登上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这是理所应当。

值得注意的是,这前三次视察海军,都是在十八大召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也就是说:

不到一年时间,从驱逐舰到核潜艇到航母,某人三次视察海军部队。

某人第四次视察海军,要到三年后的17年5月,彼时,军改已大致完成,某人视察海军机关,乃题中应有之义。

某人第五次视察海军,是18年4月12日,于博鳌结束后的海上大阅兵。

彼时,美国以化武名义空袭叙利亚,美俄战争一触即发,中国战略配合,将原定的海军阅兵日期提前,并在4月18日进行台湾海峡的实弹演习,中东东亚两头点火。

(请注意,海军阅兵是早就制定好的计划,但叙利亚一开打,中国日期提前了)

可以看出,在上台初始阶段,力抓枪杆子的某人一年不到三次视察海军,对海军极端重视,军改完成,枪杆握紧后,某人视察频率就大大减少,第三次视察到第四次视察,中间竟然隔了近三年,第四次视察到第五次视察,中间也隔了一年。

那么,第五次视察到第六次视察,中间隔了多久呢?

答曰:从4月12日的海上阅兵,到6月11日的视察潜艇,中间仅仅隔了两个月。

是的,这一次,没有朝鲜半岛危机,中东俄罗斯美国也已缓和,某人却仅仅隔了两个月就再次视察海军。

这是什么概念?这埋藏了怎样的信息?

要知道,在某人上台初始最重视海军的那段时期,某人一年内视察海军三次,视察时间间隔也是4个月。

是的,特殊重要时期,某人视察海军也是隔了4个月,而今年,在史上最大的海军阅兵后,仅仅隔两个月,某人再次表示出了他对海军的极端重视。

上合会议6月10号结束,仅隔一天,6月11日的下午,某人就钻进了海军的潜艇里。

而潜艇,是还处发展阶段的中国海军,最大的杀手锏。

更巧合的是,6月11日的上午,刚好是落马的孙波,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在那天某人视察海军的过程中,他脑海中有没有闪过“孙波”这两个字……


孙波身上,到底藏有怎么的秘密,我们无从得知。

孙波的落马,对中国航母到底有何影响,有多大影响,我们也无从得知。

就像我们无从得知,在刘公岛上踱步的某人,那一刻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