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缘分这回事儿?你是他的祝英台,他却是你的罗密欧……
最近听朋友说了段八卦。
小Z和小T结婚10年了,他们的朋友一直都认为他们的婚姻不会长久,因为他们永远处于无尽争吵之中,而且每次都会闹得鸡飞狗跳、人尽皆知,这让他们这些朋友觉得很无解,不明白这样的怨偶是如何互相忍受对方这么多年的,他们觉得两个人不离婚完全是因为惯性。
另一方面,小W和小L这对模范夫妻却离婚了。他们的婚姻看起来特别美满,而且不光是别人这么认为,他们自己也一直认为自己拥有美满的婚姻。他们既这样告诉对方,也这样告诉朋友和家人,他们的孩子也总说“爸爸妈妈从来都不吵架”。但最终,小L却出轨女同事,抛弃了小W。他自己也感到很愧疚与不解,明明一直认为小W是自己的真爱,为什么这么轻易就爱上了别人?
看着朋友一边说着一边皱着疑惑中夹杂愤愤不平的眉头时,我笑了。朋友很生气“有什么好笑的,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明明不相爱的两个人却一直在一起,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因为小三分开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我对朋友说,其实让小Z和小T在一起的并不是惯性,而分开小W和小L的也并不是小三,决定他们感情命运的是他们自己的“爱情故事”。
朋友来了兴趣“怎么讲?”
我煞有介事地继续说,“一段爱情里,如果两个人各自持有不同的理想故事,那么在他们现实的关系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爱情故事是得不到满足的,他们的婚姻即使表面美满,也不会长久和快乐;反之,如果两个人持有的爱情故事相同,说明他们俩所经营的这段现实中的关系就能满足各自的理想爱情故事,这段感情就能够长久。”
“小W和小L应该就是犯了这个错误,这两个人,一个沉浸在自己是祝英台的故事里,另一个却以为自己是罗密欧,两个人演着演着串戏了,当然得换个演员才能继续演啦!”
朋友听了,立马说“哟!你什么时候变成爱情专家啦?你不是天天哀嚎着吐槽朋友圈里别人撒的狗粮太多把你气胖了吗?”
我:“……”
其实上面这段解释确实不是我说的,这是全世界最权威的爱情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关于爱情的科学理论。
在他的著作《爱情是一个故事》中,他总共描绘了25种不同的理想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人们对“爱情是什么”的各种不同的观念。每一类故事具有特定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例如,把爱情视为竞赛的人与把爱情视为宗教信仰的人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对待爱人。他们会无意识地对事件做出不同的反应。而我们乐于交往的对象是拥有相同故事并且在故事中与我们扮演互补角色的人。
扫码购买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理想的爱情故事,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我们的终身伴侣,我们想尽各种办法改善和男(女)票的关系,最后往往还是以撕逼或分手告终。
所以我们只好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答案,我们看电影,《爱乐之城》里的男女主角看似相爱却没有在一起把我们虐成狗;我们看八卦,模范夫妻朱莉和皮特结束多年婚姻长跑打脸爱情……
许多人因此默默开始怀疑人生,不相信爱情。事实上,不是爱情这道题有多难,而是我们自己用错了解题方法,自己解不出来还怪上天出错题了。
其实斯滕伯格的爱情故事理论就是这道题最便捷的解题方程,几乎所有人都能在《爱情是一个故事》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理想爱情故事,而斯滕伯格本人对我们的建议也是先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爱情故事类型,了解自己,才能找到和你拥有相同故事类型的那个TA。
如果你是祝英台,那就去找梁山伯;如果你是海绵宝宝,那就去找派大星;如果你是一匹野马,那就去寻找属于你的草原。在开始一段恋情之前,看看这本书,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爱情故事,才能找到和你故事类型相同的那个TA;正在进行一段恋情之时,和你的TA一起看看这本书,找到你们各自的爱情故事类型,相信你们会更加确定对方是不是那个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