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励志想法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2018-05-12  本文已影响155人  鱼尾喂喂喂

我最喜欢的三个心理咨询师——风墟(炼己者),李松蔚,陈海贤(动机在杭州)三位老师。——关于他们带给我的一些分享分篇描写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这篇文章来自于听完一个很喜欢的心理学家——陈海贤的微课《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找到幸福通路》之后而发。

常常看见很多心理学家强调控制感,有一种很喜欢的说法是——控制即是对当下的珍惜。因为过去和未来都是你无法控制的。

话说佛陀一开始是吃肉的,只是他不吃那种不净肉,而是施主施舍的食物通通都吃。为什么,因为佛陀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是乞讨的,他不挑剔,倘若他对施主说他只吃素,这便不符合佛陀随遇而安的心境。

我们要享受当下,而不要留恋当下。如果你不能接受无常,那么你就不能享受当下。

当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很远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对当下的控制感,这大概就是我们觉得现在的生命没有意义的原因。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有一句古话说:“尽人事,安天命。”这就告诉我们,凡事,不要想结果或回报,我们去参加活动的时候,不要去想这是否能够让我学到什么,也不要去想是否能够交到好朋友。

当你去看荷花的时候,你需要关注的是那个时候荷花开放的美,而不是去思考“这荷花很快就败落了,有什么意义呢。”

每一个人终生都在成长,人一定是不断在变化的,死亡并不是一个唯一的终点,我们不一定会变得更好,但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加深刻。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我们逃避痛苦所引起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比现实的痛苦更加严重。接纳现实就会引起痛苦,但佛家也说“众生皆苦”,弘一法师圆寂时也说——

痛苦本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情感的一部分。而痛苦具体而言来源于两个部分——(一)妄想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二)又不想为你所能够控制的事情负责人。

这是我们所有痛苦的来源,所有我们喜欢用内心的痛苦去减轻现实的痛苦。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尼也说——有时候我们喜欢用内心的冲突来代替现实的冲突。

再远的路也要脚踏实地地从脚下开始走起。

同样陈老师在微课里面谈到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在人际关系里面为什么有些人一直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所以每天都生活在忙碌里面。

原因在于——(一)我们担心拒绝别人之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二)我们害怕别人为难,倘若自己不帮忙,会担心别人是否可以自己做好这件事情。

但是好好想想,这两个问题真的是你可以控制的吗——都不是。这是否只是你对自己能力的幻想呢,你真的具备拯救别人的能力吗。拯救别人是上帝的使命。

陈老师提到的“课题分离理论”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去妄想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那么了解控制感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其中海贤老师提到斯多葛哲学学派。

斯多葛哲学学派,(或称斯多亚学派,也被译为斯多阿学派)是芝诺(Zeno)(约公元前336~约前264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

他因在雅典集会广场的画廊(古希腊语转写:Stoa Poikile)聚众讲学而得名。

是希腊化时代一个影响极大的思想派别。芝诺被认为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

他受斯多亚学派的影响,精于修辞和哲学,并曾担任过著名暴君尼禄的老师。

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传同情、仁爱。他一生共写过9部悲剧和1部讽刺剧,多半取材自希腊悲剧。

其作品风格崇高严肃,夹杂大量的道德说教,使得其笔下的对话和人物都缺乏真实感。其代表作是悲剧《特洛伊妇女》。塞内卡晚年因参加元老院贵族反对尼禄暴政而被尼禄赐死。是古罗马伟大的悲剧作家。

所谓斯多葛学派的悲观主义,并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后面我会讲到。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控制感——痛苦来源于(一)我们总是妄想控制你自己无法控制的,(二)我们又不愿意为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负责任。

这就比如我们想要身体健康,可身体是否健康,我们并不能控制,那我们可以控制的是什么呢,是我们可以每天早起健身,虽然不一定每天早起健身就一定能够健康。

但面对可以控制的早起,我们通常又不能为此而负责任。

斯多葛哲学学派所谓的“悲观主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它所告诉我们的是——缩减我们对这世界的预期,接受这世界的一切不完美。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比如今天是否下雨,比如死亡,比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通通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

这时候也许你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懂”和“做”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也许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我们却把道理藏起来了——“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可控制的,我们所能控制的只有现在,于是“控制感”又定义于对当下的珍惜上面。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我们都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上面。

为此海贤老师提出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一)这是我可以控制的吗(二)如果不可以,那么什么是我当下可以控制的呢

这就让我们都把关注点放在了“我现在能做什么以及我愿不愿意这样去做”。

愿意去做,这是一种主观能动性。

而不是像有些人常常关注结果,他们会问“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啊”,“这有什么用啊”。他们会自暴自弃“我做不到”,“我不行”。这些语言都是抑郁症里面的常用语言。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原本就是控制不了的——就比如,我们喜欢做计划。

但总有一些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寻求对时间,精力的控制感,但有些意外我们控制不了。

那怎么办呢?我们需要从每一个不可控的东西背后找到那些可以控制的部分,并且接受那些不可控。

人生的一切焦虑来源于“控制感”

最后以海贤老师提到的雷茵霍尔德·尼布尔的一句祈祷词结束——

上帝啊,

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

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

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