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我心中的象山晒盐技艺
加入象山非遗志愿者这几年,我慢慢体会到,非遗技艺的传承,越来越重要,更多传承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随时间一起流逝。
原生态海盐从小我就是海边长大的,一睁眼,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海,而海水就是晒制海盐的原材料,经过许多复杂的工序,然后通过晒制,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海盐。
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海盐的制取已有数千年历史,曾对中国历史和经济有重要影响。而象山海盐晒制具有十分典型的技艺特征,是数千年中国海盐生产传统技艺的缩影,也是作为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晒盐工艺,它是手工技艺中历史非常悠久的,其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产生关系密切。
象山的晒盐历史,在唐代已用土法煎盐,宋时已有刮泥卤和泼灰制卤法,并用煎熬结晶。元人称晒盐为“熬波”。清嘉庆开始,从舟山引进板晒法结晶,清末又引进缸坦晒法结晶,成为盐业生产工艺的一大变革。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试验成功平滩晒法,采用新技术,并用机器逐渐代替手工操作,传统晒盐技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盐区金星,番头等少数盐场仍保留手工和机械操作并存的状况。千余年来,晒盐区分布在县境沿海地区,北自钱仓,由爵溪折而南至石浦,四都,迂回二百余里,灶舍环列其中。新中国成立以后,盐区(场)几经调整废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形成昌国、花岙、白岩山、新桥、旦门五大骨干盐场。总面积近三万亩,比原盐地增加近十倍。
所以,象山晒盐具有多方面的文化遗产价值,继承和保护其传统技艺,对当地文化、教育和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外公就是以前象山传统晒盐人,外公家在石浦的金星下金鸡村的,小时候我在金星外公家玩耍的时候,看到许许多多的盐田,一望无际的盐田,那时候是我感到震撼的。
虽然我外公已经离开了我,但我经常想起外公晒盐的情景,也是我记事以来,在外公身边,可以看到晒盐全过程 。盐是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并利用近海滩涂出现的白色之泥(咸泥)或灰土(泥),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方法制成盐卤,再通过日晒,风能等方法结晶,制成粗细不同的成品盐。优质的盐尚有坚实指捺不碎,正立方体有楞有角,透明洁白。整个工序有十余道,纯手工操作,看似简单却又体现出智慧。
1.开辟滩场:近海筑塘御潮,建水闸,纳潮排淡;开沟筑梦塍为界,成方块滩场,环场沟渠贮海水(另同时挖若干潭贮潮)
2.制灰土:先用削刀削松滩场泥,以碌扒碌碎泥块,再用竹竿揽泥成细,行如灰状。挑潭中海水,用木瓢洒泼匀透,使泥(灰)吸收水中盐分,日中再泼再晒,至日落,以削刀将泥(灰)聚集,用木板夹成长堤状,以防夜雨。次日天晴,仍翻扒推平,以碌扒扒松,方法如前。一般盛夏二日至三日,秋冬四日,泥(灰)中已饱含盐分。
3.制卤:在滩场中心便利位置筑土圈如柜,长八尺,阔六尺,高二尺,深三尺,称灰溜。在溜旁开一井,深八尺,溜低用短木数段平铺,木上再铺细竹数十根,覆以柴灰,然后填所晒场泥(灰)入溜中,用足踏实,再以稻草覆灰,挑潭中海水泼草灰上,使缓缓渗入井中,即成咸卤(鲜卤)。测卤咸度用石莲沉浮而定。后改为用柴灰平铺盐田,引海水入盐田,吸取其咸分。灰晒干后扫成堆,如是重复二天,灰中饱含咸分。再挑灰至漏碗,灌海水至漏低,即成鲜卤。
4.结晶:一是箭法,设泥灶,用铁盘、铁锅,置其上,注卤水入内加热,将皂角末和半糠搅沸卤中,顷刻成盐。二是坦晒,择盐田适中地段,围成方格(每格五十到一百平方米不等)。格内土压实,铺上碎缸片,中分数格,将鲜卤注入坦格中,利用阳光和风力,使卤浓缩结晶成盐。
据悉,象山境内至今保存着大量关于盐的诗歌、谚语、戏剧等文艺作品。2008年,象山“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