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 | 故事的结局,没有一个赢家
回想女主琳的闺蜜grace希望琳帮忙补习数学时,先用奶茶作为交换筹码,但被琳拒绝了,当grace将筹码换成叫你一声小琳老师你敢答应吗?琳欣然接受。
从小和当老师的父亲长大的琳,对老师有着天然的向往,将那种身份冠于仅上高中的自己身上,会令她无比雀跃和自豪。这为她后来“洗白”提供了心理依据。
女主第一次帮闺蜜作弊,只因为她发现参与补课的同学都掌握着考试的制胜法宝——一套和考卷一模一样的复习资料,当做过卷子的同学露出神秘而庆幸的微笑,琳对考试这一严肃端正的竞赛形式彻底失望了,公平两字在这一刻彻底瓦解。
如果说第一次协助作弊只是为了帮助紧张到完全忘记补习效果的闺蜜,当从闺蜜的富二代男友嘴里得知学校收取高额赞助费就成了她第二次大规模伸出援手的契机。
在全年级统考时被抓包,她反驳的理由是:你们不对,所以我要对抗你,我有什么错?这一刻,她已经是将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了,把自己看作是惩恶扬善的英雄,殊不知,正是公平公正的考场才为她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奖学金和名次,她没顾忌的是那些认真学习,没参与补课,也没参与作弊的人,他们才是此时琳刀下的受害者。
除了她自以为是的正义外,她也有自己的私欲和挣扎。对比着富二代同学,只要及格爸爸就会给他买辆新车开,自己的父亲却为了让她有更好的出国留学机会,放弃近便又省钱的学校,拿着一堆奖杯奖状低三下四恳求转学的新校长接纳女儿,自己还要讨价还价换取学费减免。
那一刻,她内心的OS一定是:凭什么?富人可以用钱买成绩,我为什么不能用智商换钱?
她内心是有恶魔的,其实可以发现,无论是开设古典音乐班还是运用时差作弊,她开始都是拒绝的,而一旦想到方法,她就会立马接纳,她的价值观底线变得十分易被击破,内心挣扎也是稍纵即逝。
她纠结的从来都不是这对不对,要不要做,而是目前还没有什么具体办法,暂时不能答应。
同为单亲家庭长大的男主女主,同样逐渐黑化的过程,看似最后她回头了,而男主碳化了,但真的如此吗?
女主去洗衣店找男主时,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又是新的开始,两个人还是好朋友,还可以关切询问接下来的打算,可是男主回不去了,永久失去出国留学机会,欲望张牙舞爪无处窝藏,只有不断侵蚀,再侵蚀,像犯了毒瘾。
而拖他下水的女主却一副全身而退的洒脱,云淡风轻放弃两百万追求教师理想。搁谁经历了这些能让她好过,鱼死网破是必然的结局。
缺少父爱的男孩子,一心想要撑起这个家,减少母亲负担的责任感更大,所以一旦黑化,愿意因为这个使命牺牲一切。从心理学角度讲,被父亲带大的女孩子,会更容易受父亲形象影响,崇拜父亲,所以女主一心想要当一个老师,在这条路上找父亲的影子。
最终女主为了实现自己当老师的“私欲”,投案自首,陷30个交了钱的考生和几个联手作案的同学于不义。看到此,我觉得她在很多人心中永远也洗不白了,严重点儿讲,一辈子心机婊无疑了。
很多网友说看完有一丝悲凉,这结局大概就是让所有人感到悲凉的原因吧。一步错,步步错,没得选,最终什么都失去了,全剧中没有一个赢家。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的电影是《驴得水》。